截至今年上半年,上线财政电子票据单位约2万家,累计开具财政电子票据约1亿份,金额2504.33亿元……我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作成绩亮眼。
近年来,省财政厅把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抓手,加大改革力度,财政电子票据逐步在我省全行业全领域推广。
“目前,我省财政电子票据涵盖医疗、非税、教育、社团、捐赠及往来等多个财政票据种类,实现了全票种、全领域、全市县覆盖。”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说,我省已全面开启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转变的服务管理新模式。
电子票据改革 服务便民高效
走进医院,住院看病的患者人来人往,但收费窗口却看不到排长队缴费打票的情景。
原来,患者或家属通过手机就诊缴费成功后,便可以通过甘肃省统一的财政票据公共服务平台下载票据,简化了送票、取票、验票等环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疗电子票据成规模上线,降低了公众接触传染风险,更是受到群众广泛认可。
2018年以来,省财政厅聚焦电子票据在全省各地区、各单位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总体目标,明确改革路线图和进度表,构建财政票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力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上线运行。
依托信息技术和管理创新,我省在医疗、教育、公安、公益捐赠等民生领域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改革,为群众提供缴费、取票、查验等“指尖办”“零跑动”“一站式”电子票据服务,以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助力政府数字转型和“最多跑一次”改革。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完成省属37家和县(市、区)187家医院电子票据改革工作,开具医疗电子票据8832万份,金额389.98亿元。
优化服务渠道 节约管理成本
按照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目标任务和总体方案,我省建立健全“财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用票单位负责”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工作。
“一方面,我们强化部门协同,做好系统整合、对接实施和技术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全面推动省市县一体化,构建纵向联动、横向贯通的长效机制,形成系统合力。”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说。
“我们建立甘肃省财政电子票据服务平台、甘肃非税和电子票夹等微信小程序、多功能自助终端等渠道平台,完善票据平台推送、查验、下载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便捷服务水平。”省财政厅综合处负责人说。
通过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减少了纸质票据用票量,降低了开票单位票据领用、保管、发放、销毁以及人工、时间、交通等管理成本。
数据显示,2018年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工作开展后,我省机打纸质票据由过去每年2亿份减至目前的7000万份,手工票由每年2000万张减至50万张,票据印刷费由每年3400万元减至500万元。
强化风险防控 筑牢安全屏障
财政电子票据改革,数据安全防范是项持续性的工作。
如何更好保障电子票据流转过程中数据安全?
依托财政票据和非税收入大数据资源,省财政厅分时段、分地区、分项目动态监测票据使用和资金收入情况,提供数据统计和风险预警,实现“以票管费、源头监控”,有效提升财政票据“事前管控、事中监控、事后监管”智能化管理水平。
我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按照三级等级保护标准建设,定期检查票据系统是否存在漏洞,及时更新补丁,开启防火墙,加强系统风险防控。
日常管理中,强化财政票据管理人员及用票单位票据专管员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水平,建立定期网络安全渗透测试机制,排查安全隐患,确保系统运行安全。
同时,通过我省积极推进财政电子票据数据共享应用,为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科学管理和优化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