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迎接数字时代浪潮、适应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指导数字政府建设。

  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即以数字化手段重塑政府治理方式,构建一体化协同化智慧化的数字政府,引领、推动、保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健康发展。

  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数字政府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对政府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借助数字手段应用于治理对象;另一方面,数字政府的建设使得政府更加科学化、高效化、透明化,从而助力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

  2022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全面开创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做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同时,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将数字政府建设作为地方“一把手工程”。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快车道, 其发展势头强劲,整体呈现出以下八大建设发展趋势。

  一、注重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素养

  科学统筹的管理机制是数字政府建设整体协同推进的重要条件

  当前,我国数字政府管理机制存在和新兴技术融合不充分的问题,现行管理手段比较单一,管理方式创新不足,不适应新技术新业态迅速发展的需要,如何从组织架构、标准规范、绩效考核等角度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形成全局谋划、职责明确的数字政府新格局,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人民满意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人才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千里马”,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推动力量

  落实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具备数字思维、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的人才队伍,为全面增强数字政府建设效能提供人才支撑和储备。未来,政府将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构建一支讲政治、懂业务、精技术的复合型干部队伍,准确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业务创新融合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有效应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风险挑战,使得数字化成为提高政府治理效能的“工具箱”。

  干部队伍数字化管理思维不断转变是适应数字时代的必然要求

  数字政府的发展伴随着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各地涌现出以“政企合作、管运分离”为代表的数字政府建设运营管理机制的改革,可以有效整合优质力量,促进全局谋划、职责明确的数字政府的进一步形成,同时对干部队伍在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方面的管理思维提出了更加适应数字政府发展的新要求。

  二、注重智能集约的数字化平台建设

  一体化智能化将成为未来政务云建设与运营的主旋律

  当前,各地纷纷建立政务云平台,但在资源均衡利用、数据有效联通、跨域业务协同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一方面,亟需通过一体化智能化政务云的构建,解决多云跨域异构的统筹管理和资源调度问题,在满足政务云统一规划、统一资源、统一调度、统一安全和统一运营的同时,兼顾各级运营和运维需求。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政务应用将基于云原生进行搭建,更好的满足业务轻量、敏捷、高度自动化需求,保障政府数字化应用的“广度”和“韧性”。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将会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实现平台高效运营和智能化发展,有力提升政务云对上层业务支撑能力。

  共性应用支撑平台是数字政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政府面临缺乏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将会导致难以实现各领域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共享复用和集约化建设。如何以标准化、组件化、平台化方式提供共性应用组件,支撑各类应用快速开发迭代和复制推广是必然趋势。例如,通过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接入、整合多种认证方式和认证源, 实现统一的身份安全认证核验,可以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通过建设统 一电子印章平台,为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等业务提供支撑,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互认互通,有效提升企业、公众的办事效率,提升社会满意度。

  三、注重数据赋能驱动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数据要素价值化成为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动力

  当前,数据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赖以依托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对发展数字经济、完善现代化治理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数字政府的建设越来越重视数据价值的挖掘,努力改变过去以部门为中心管理数据、数据之间相互独立、无法形成有效互通、数据价值难以体现的局面,需要将数据协同互通作为重要建设内容,对数据资源进行融合,形成层级互通、部门共享的整体数据应用模式,为政府各类治理应用提供支撑。

  数据精准高效共享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各级政府掌握了海量公共数据,但是存在数据孤岛、数据闭环等现象。公共数据往往涉及国家安全与民众的各类隐私,需要构建分类分级的数据授权机制,促进公共数据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安全高效共享。建立全国标准统一、动态管理的政务数据目录,实行“一数一源一标准”、实现数据资源 清单化管理。充分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共享枢纽作用,持续提升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政府信息系统与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按需共享。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建立健全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推动数据精准高效共享,大力提升数据共享的实效性。

  四、注重需求牵引的业务和运营模式创新

  以人民为中心是数字政府业务模式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数字政府建设应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进行流程优化和业务创新。当前,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等枢纽平台基本成型,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为代表的业务模式创新已经在全国推开,而新的业务模式创新正如雨后春笋涌出。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数字化技术在政务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场景应用不断深化。

  地方探索是数字政府业务模式创新的重要来源

  目前,各地积极探索和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在“一网通办”方面,构建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化和均等化,如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山东的“无证明之省”等;在“一网统管”方面,围绕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五大职能,优化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如各地建设的“交通大脑”、“应急大脑”等;在“一网协同”方面,通过协同办公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推进政府机关内部数字化进程,如“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等。此外,数字政府的建设重心将更加强调服务体验和场景化主题式应用,更加注重长效运营和发展机制的设立,建立伴随数字政府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运营体系。

  五、注重以城市大脑为抓手的智慧城市建设

  城市大脑是数字政府建设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

  城市大脑作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日益成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政府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后疫情时代,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社会治理及城市发展方式变革。我国部分地区已建城市大脑及配套设施在疫情防控、政务服务、交通治理、社会管理、健康码等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城市大脑价值得到进一步认可,已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未来,城市大脑建设将与“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深度结合,实现基于一体化的智能集约平台建设,打造统一能力底座和智慧中枢,支撑广泛的智慧应用。

  城市大脑建设逐步细化下沉

  近期,国家政策多次强调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也逐步向县域/新区下沉,并向乡级/镇街延伸。针对基层治理构建“小脑”或“微脑”,聚焦城市末端治理体系的建设,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网格管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和民生服务为重点,可以使人民群众直接体验到获得感和幸福感。

  未来,城市大脑将全面重构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通过重塑业务流程、创新协同方式、优化机构设置,推进跨层级办理、多部门协同、扁平化运行,以数字化改革持续推动政府运行整体化、协同化、高效化、智能化。

 六、注重以数字技术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基层治理是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在国家治理系统中,基层治理既是公共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度和温度的“神经末梢”。鉴于新时代社会发展特点,基层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通过云数底座的建立为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提供基础

  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平台、数据、模型、 应用等治理手段,可以快速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例如,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广泛应用,为基层打造便捷应用工具,支撑居委数据摸排、任务派发等日常高频工作,解决基层单位需求响应慢、缺乏技术经验和应用集约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通过规范数据采集建立基层治理据库,实现市、区、街道多级数据互联互通

  通过数据采集、数据集成、数据资产、数据治理、数据服务、数据分析、数据安全及数据共享支撑等服务,形成基层治理数据库,可以为基层应用场景提供高质量、标准化数据,从而为社区工作提供便利、高效的科学化管理手 段,有效提升基层管理与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重视围绕基层不同人群需求的公共服务创新

  基层业务应通过对各级数据的整合治理,面向基层减负、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综合管理等业务场景和需求,实现业务创新。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梳理基层业务逻辑和场景需求,以数据挖掘分析和多源数据融合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解放基层治理的人力、物力资源,实现基层人员减负增效是重中之重。

  七、注重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是数字政府稳定运行的“根基”

  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设置安全部门或小组,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考核评估等方式明确权利和义务,建立权责清晰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严格按照国家信息安全建设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落实等级保护、分级保护、安全测评、电子认证等制度,形成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监管机制。

  另一方面,需要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维度,建立健全具备安全监测、威胁预测和态势感知等功能的安全态势分析机制,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故障排除提供支持。加强敏感数据保护,实现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加大个人隐私保护力度。充分运用主动监测、智能感知、威胁预测等安全技术,强化日常监测、通报预警、应急处置,拓展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监测范围,加强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网络泄密事件预警和发现能力。此外,随着信创产品不断成熟应用,政府在进行数字政府建设时将会充分考虑构建信创基础设施,加快发展重要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增强网络安全领域的创新能力。

 八、注重以标准化建设推动整体价值提升

  标准和评价体系是数字政府提质增效的推动力

  数字政府建设探索初期,各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信息系统不兼容、标准规范不一致、数据共享不通畅、业务协同不顺利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后续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较大制约。随着政府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标准化工作成为了数字政府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是实现高效性、 集约性、协同性的重要抓手。各地政府在数字政府的规划建设过程中,都把标准化相关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之一。

  数字政府基础设施水平和运营效果成熟度模型聚焦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和应用价值,为衡量数字政府案例成熟度提供依据。同时,相关评估的落地和推广充分发挥了数字政府案例的示范标杆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数字政府全面提质增效。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