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推出一批市场主体可感知、可获得的信用创新举措,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筑牢基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聚焦平台建设,打造信用信息“总枢纽”。高质量推进平台建设,建成以 “一中心、三体系、一网站”为核心的合肥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形成“多节点”联通、“两方式”集中、“双网络”服务、“多标准”规范的功能架构。完成诚信商圈管理、联合奖惩成效分析、信用查询等功能模块开发,实现与国家、省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数据、应用一体化。平台横向覆盖76个市直部门,纵向贯通13个县区行政服务大厅,累计归集各类数据超21亿条,涵盖市场主体基础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纳税、水电气、不动产、荣誉表彰等数据信息。2023年以来,在法院执行、公安、民政、人社等40个领域推行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工作,累计为企业提供信用报告查询下载服务7000余次,替代传统无违法违规证明14万余份,助企减负增效。
聚焦信用监管,构建服务体系“全链条”。积极部署落实信用承诺制度,不断简化企业办事流程、提升行政服务质效。累计归集并公示信用承诺及其履约践诺信息226万余条,初步实现承诺—践诺的监管闭环。参照国家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对我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开展全覆盖、标准化、公益性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覆盖66.61万户市场主体。运用评价结果推进信用监管,在社会保障等18个领域形成40余项信用评价结果,推动行业监管由粗放转向精准。落实《全国失信惩戒基础清单》《安徽省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将信用信息嵌入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政务办事流程,实现在线信用核查,规范实施失信惩戒。2023年以来,实施信用查询31.1万次,实施联合奖惩5846次,事后监管水平显著提高。
聚焦信易贷模式,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积极推进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信易贷”平台)建设,通过政银企信息互通共享,构建“1+3+N”(一个中心、三大支撑、N项拓展)特色融资服务体系,累计为5.4万户企业授信超2570亿元,获评“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强化信息归集共享,归集社保、不动产等18个部门政务数据53亿条,收集科技型企业等资质名单30类4万余条,强化“白名单”动态管理,公示企业信息1850万条,建立市重点项目、科技型企业白名单1.5万个,推荐企业融资23亿元。推动金融机构与平台建立信息归集加工联合实验室,通过“数据不出域”、隐私计算等方式加强数据开发与应用,在金融机构授信环节嵌入信用评价模型“信泰分”,企业在线提交申请后,系统直接生成预授信额度,实现在线审批放款。依托“信易贷”平台拓展创新“信用+赋强公证”“信用+产业政策”“信用+科创金融”“信用+电子保函”等各类金融应用场景,形成“信用+”特色品牌。
聚焦信用修复,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印发《合肥市进一步加强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若干措施》,提出七项工作举措,全面提升信用修复服务质效,助力失信主体重塑信用。在全市建立“三书同达”工作机制,各处罚机关同步送达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和《合规建设提示书》,推动信用修复指导前移。依托信用合肥网站,将已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分发至各有关单位,由处罚部门建立信用修复工作台账,实施“一对一”精准打铃提醒。构建“修复提醒—帮扶辅导—加速办结”闭环机制,提供线上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对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实行“点对点”专业辅导,市级审核提速至1个工作日,初审合格率100%。开通信用修复服务热线,制作《一图读懂企业信用修复操作指南》,积极帮助和引导失信企业纠正失信行为,重塑企业自身信用,2023年以来,累计为2128户企业修复行政处罚数据4064条。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