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市场主体标签相关结果 141篇
余杭:优化营商环境 提振经营主体“精气神”
市场经营主体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也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下,余杭有力有效激发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大众创新创业动力,广大市场经营主体如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深圳:以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激发市场活力
深圳先后推出了营商环境1.0、2.0、3.0、4.0、5.0版改革政策。今年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2023年将“推出营商环境6.0版改革措施”。日前,《深圳市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3个工作方案出台,全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3个“方案”对深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春:建设打造安商护企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新动能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不停地给利企兴企服务做加法,是我市政法机关坚定优化营商软环境的行动体现。今年年初以来,全市政法机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提高依法治市工作水平,为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贡献政法力量。
宁夏银川:政务服务“三个转变”为38万户经营主体注入新动能
过去,宁夏银川市民大厅的设立初衷是“走进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如今,正在逐步实现“百姓不出门、办成所有事”,全面打响“在银川·全好办,来银川·事无忧”服务品牌。
各省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典型经验做法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市场主体需求,以深化“放管服”为主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指引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有序、有力开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大批利企便民的措施,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起来看看全国各省市的典型经验做法。
浙江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市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近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市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市场经营主体发展有关情况。
营商环境可持续化的理论逻辑
优化营商环境是党的二十大明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国内外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经历了规制改革单一维度到规制与可持续化并重的变迁。
晋中市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市场主体倍增
2023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市场主体提升年”。自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高标部署、高效推动,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主动牵头抓总、强化协调督导,立足部门职能,在全省首先设立高质量发展特色窗口,紧紧围绕企业准入、个人事项、项目审批“三方面”,大力聚焦金融首贷、质量发展、人才服务“三领域”,持续做好前端服务、增值服务、延伸服务“三服务”,扎扎实实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建设,不断激活经济发展新引擎。
南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市场主体成长“沃土”
“民营经济怎么看?”“民营企业怎么干?”“服务民营经济怎么干?”近日,带着“如何提供精准保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思考,市委统战部会同市工商联组织市工商联所属商会代表到南宁市民中心的南宁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邕企诉求快办”系统平台的办公点等南宁市营商环境服务载体观摩,在学习、交流中,凝聚民营企业发展共识、坚定发展信心,助力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内江:“五大行动”+“两大工程”靶向发力营商环境中的堵点难点
今年以来内江市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需求,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营商环境的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又要聚焦当前民营市场主体最关心、最突出的问题,深入实施全省开展的“五大行动”和我市持续推进的“两大工程”,加快解决一批营商环境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
青岛:从“营商”到“赢商” 半年新增市场主体14.3万户!
市场主体,在用行动为青岛投票。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市场主体对稳增长意义重大,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所在——“14.3万”、“4.52%”,青岛这份半年报数据无疑传递着积极的信号:
张军扩: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竞争力吸引力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形势的持续好转,我国经济也呈现出稳定恢复的良好态势。尽管经济恢复还不平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只要年内不再发生比较严重的疫情反复或其他大的冲击的话,今年增速达到5%以上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河南:让营商环境更优化 让市场主体更活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企业的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说,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那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营商环境已成为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梁瑜:优化营商环境,企业群众要站“C”位
“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营商环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市场经济是预期经济,也是“候鸟经济”。哪里“生态好、环境美”,经营主体就会向哪里聚集。有了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有了稳定的信心和预期,经营主体才敢于挑战、乐于投资,从而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邯郸: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今年前4个月,全市新设经营主体4.84万户,同比增加34.6%,总量突破100万户,成为全省第二个经营主体破百万的设区市;全市退减缓免税费26.5亿元,惠及经营主体55.1万户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