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闽江航运发展,在擘画福州“3820”工程时,提出依托闽江流域,实施跨江面海发展规划,重视港口建设,建成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为恢复闽江航运盛景,推动我省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构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沿江百姓的夙愿,南平市交通运输局紧抓发展机遇,高位联合推动,全力攻坚提速,推动闽江复航发展。随着闽江干流“黄金水道”的复航,开启了新的山门、打开了新的入海通道,拓宽了南平的招商领域,如今南平港货物量已突破7万吨,拉开了福建集装箱江海联运序幕。
高位推动,全面激活营商内生动力
一是落实三级联动机制。在省交通运输厅指导下,南平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省级牵头、行业主导、市县协同三级联动机制,制定航道整治、码头建设、船队组建“三个清单”,坚持全流域规划、高标准建设、一体化推进。二是成立三地协调机构。积极落实“3820”战略工程,与福州、宁德两地签订三地市闽江航运发展协调机构,签订闽江流域航运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13个平台和十大协作项目建设,在市场开发、航线优化、航道整治等方面加强统筹协作,推动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
主动靠前,全力提升营商服务质效
一是出台扶持政策。出台物流企业减税退税、贷款贴息及航线运费补贴等7项交通行业优惠政策,免收南平港出发的货物滞箱费和库堆场使用费,在马尾港的航运班轮实行优先靠泊、优先装卸、优先堆存。二是优化审批服务。交通运输窗口“最多跑一趟”、全流程网办、四星及以上事项占比均达100%,即办件占比77.8%,减时限比率91.5%,事项便利优化程度全省排名均靠前。如《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审批法定办理时限为20天,已压缩至3天办结,压缩率达到85%。
合力联动,助力水运营商环境发展
一是开展货源组织。在公路、铁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中,水路运输成本是最低的,据统计,水运单位换算周转量能耗约为铁路的1/3,公路的1/6。针对水路运输特点,积极组织航运、码头、供应链公司主动对接周边工厂开展货源组织,指导航运、码头、供应链公司为客户简化集装箱运输流程,有效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水路运输逐步赢得了市场认可。二是加密航运班次。加密武夷1号、武夷2号班轮航次,结合水口过闸能力做到“能载尽载”,提高周转效率,同时积极做好工业园区两艘千吨级集装箱货轮投入使用的审批服务工作,两艘货轮的下水投产将显著提高闽江航运运力和集装箱周转率。三是解决运营卡脖子问题。协调福建水口发电集团调整船闸运行模式,开闸时间由原先的周一至周六白天开放6.5小时调整为周一至周日全时段开闸,有力保障船舶通航顺畅;同时针对集装箱箱期易超期问题,配合本地物流企业,积极对接船东公司,将南平港作为目的港,纳入航线网络布局,目前已完成中谷集装箱落地,有效降低客户用箱期问题。
取得成效
(一)增密度提营商效率。优化生产组织,扩展货源渠道,强化效率分析,推行按需排班、按类分堆等举措,提高集装箱班轮航线密度,充分释放港口产能。补贴航运公司82.74万元,有效降低了水运成本,让货主通过水路运输享受到了最优惠的运价。截至2月26日,2024年南平港区泊位开集装箱班轮46航次,运载集装箱888标箱,货物吞吐量突破2万吨,超一季度预期目标,实现开门红。
(二)强韧性提营商动能。港口码头12号泊位建设及港后配套序时推进,新增3栋码头物流仓库,增设樟湖库区大桥等桥梁防碰撞设施,新建千吨级船舶5艘,升级装卸工艺,保障作业效率。双向运输重、空柜比例由开港时的1:1增至6:1,船舶装卸效率提高20%,翻箱率减少10%,平均在港作业时长减少20%。
(三)优服务提营商质量。关注供应链上下游供需,统筹全物流链服务保障,延续闽江航运补贴政策,协同开展千吨级船舶通航、江海直达船型研究,开通港口经营许可证办理等绿色通道,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量身定制“公铁水”多式联运方案,目前已与7家企业签订船运协议。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据要素×专业服务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