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衢州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忠实践行殷殷嘱托,全面落实省委改革决策部署,迭代完善“1+4”改革攻坚体系,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体融合推进重大改革、重要试点、数字化改革和“微改革”,进一步提升改革攻坚能力、放大先行先试优势,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衢州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截止至2023年12月,衢州市共争取落地国省级改革试点90余项,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省“公务餐”改革试点等重量级全省现场会在衢州召开,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改革等经验做法在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会、省委改革委第七次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增值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衢州市构建全产业链全周期增值服务体系
衢州市承接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加快构建全产业链增值服务体系,推动形成“低成本、快速度、好收益”的产业集聚磁场效应,成为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样板。
该项改革完善产业链增值服务架构,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政企通”平台等线上线下服务一体融合的服务载体,推动人才、科创、金融等各类涉企服务“一站式”供给。回应产业链增值服务需求,畅通亲清半月谈等政企沟通渠道,主动感知企业诉求、掌握产业发展需求,将需求清单转化为改革清单和服务清单。创新产业链增值服务场景,聚焦“五链融合”,充分发挥服务链耦合作用。
衢州市打造法治营商增值服务专区
法治营商增值服务专区助推衢州多元解纷诉前化解率提高19.72%,解决商事纠纷平均时间减少24.17天,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专区横向整合政府、社会、市场三方资源,推动16家单位入驻;纵向建设市本级专区及区县法治驿站,提供21项增值服务。实现服务内容“一类事”集成供给,推出商事解纷、破产管理等9个“一类事”,优化处理流程,为企业提供“导航式”法治服务路径。实现服务模式“一体化”协同联动,建立“315联动”机制,专区派件部门30分钟内响应,简单事项1个工作日办结、复杂事项5个工作日反馈。
衢州市打造市场准入准营“一类事”服务场景
衢州市围绕初创企业需求,按照“事前行政指导、事中服务叠加、事后主动推送”服务模式,推进市场准入准营“一类事”改革,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该项改革推动市场监管部门服务理念与模式转变,更为关注企业潜在需求,梳理了事前及事后增值服务清单14项,并形成5个维度的“一类事”从业指南。提升准入准营效率,实现申请材料精简40%、办事环节压缩85%、审批时限压缩70%、企业和群众跑动次数减少80%。促进行业主体合规经营,将各类事前行政指导纳入增值服务清单,一次性提前告知各部门各领域的合规经营要求,帮助企业提前把握经营方向,明确经营要求。
柯城区“礼法融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柯城区以“引礼入法,礼法结合”迭代升级涉企增值法治服务体系,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柯城区全方位构筑为企服务新阵地,形成以区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助企法治驿站、助企网格为核心的“1+3+N”法治服务矩阵体系,在“家门口”为企业提供急需的涉法服务。全过程提升执法助企新质效,全面推行有礼执法、温情执法、智慧执法,执法检查同比减少40%,检查时间从5—7天降至3天内。全链条营建助企安商新生态,聚焦助企服务全生命周期,积极开展法治体检、有礼调解、信用修复,办理涉企案件72件,帮助企业止损挽损近2亿元。
绿色:推动高质量发展
衢州市碳账户体系改革
衢州市碳账户体系改革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批典型经验,写入生态环境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
该项改革建立碳排放监测核算体系,动态核算记录各类主体碳排放量和减排量,率先出台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7大领域碳账户核算与评价地方标准。构建碳账户精准智治体系,形成政府治碳、银行贷款、企业减碳、个人低碳、普惠增收等5大应用体系,碳账户金融贷款余额683.96亿元,近两年绿色金融贷款年均增速达67.59%。深化碳账户降本增效体系,运用大宗货物“公转水”应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1.8亿元;创新“节能绿能储能”服务模式,帮助100多家企业节能降本2亿元;打造全国首家碳标签产业试点基地,为出口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认证服务,降低企业认证费用20%。
柯城区生态开发“标准地”模式
柯城区聚焦农村生态资源开发“资源碎片化、经营碎片化、政策碎片化”问题,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
柯城区建立“两山合作社”运营平台,打通农村闲置资源转化路径。探索以“资源清查—流转归集—确权登记—项目谋划—基础配套—精准招商—金融服务—收益分红”为核心的机制,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农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推行“生态通”“产权通”“配套通”“招商通”“金融通”等标准,打造形成功能完备的可招商、可交易、可融资、可分红的生态资源标准化开发“熟地”,2023年建设生态开发“标准地”项目15个,金融授信总额34.5亿元。
常山县胡柚产业链增值化改革
常山县通过提供政策、科技、法律等增值服务,推动胡柚产业“三链”融合发展,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常山县推行链式赋能,提升胡柚市场价值,开发了86款特色产品,深加工率达45%,凭借宋柚汁等爆款产品打开了广阔市场。创新“生物活体”抵押融资模式,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关键性资金支撑;建设智能贮存冷库等,每年为企业降本900余万元;全省首创地标保护产品绿色保险,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异地协作办案机制。重塑分配机制,龙头企业、“两山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联动2万从业人员,实现三次分配超7000万元。
民生:破解急难愁盼事
龙游县宅基地空间置换改革
龙游县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宅基地空间置换,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城乡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农办、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指示,专门来龙游调研指导。
龙游县建立健全“721”导控体系,引导转移农民70%进城、20%入镇、10%在中心村,全县建成农民集聚小区(点)36个,累计实现农户搬迁近5万人,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5%。创新宅基地换宅基地、宅基地换安置房、宅基地换房票等多种置换方式鼓励农户进城,推出“安居创业”金融贷。2022年,全县村集体平均经营收入达到43.44万元,同比增长32.1%。
开化县高质量就业体系改革
开化县聚焦山区县人才短缺、临时用工保障难及人力资源不集中、人口外流等问题,探索形成高质量就业体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化县实施重大项目移民、“小县大城·富民安居”工程,首创“1+3+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模式,推动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开展“线上+线下”“城区+乡镇”“县内+省外”招聘活动,依托“智享用工”应用,实现用工就业双向直达快享。建立订单式人才培育机制,多层次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项目制培训、转岗培训,打造开化大厨、开化粉刷匠、开化根雕师等系列劳务品牌。
衢江区推动县域商业体系改革
衢江区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数商兴农,积极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全区社会零售总额增速连续位居全省前列,获评全国首批县域商业“领跑县”。
衢江区重构县域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村、城区快递共配,成本下降71.7%和30%。通过改造赋予传统农村小店代买、代卖、代寄、代收、代预约“五代”服务,线下消费、金融、民生“三融”功能,实现“多站合一、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推出“数商兴农服务”数字化应用,构建“传统商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的农村数字商贸新模式,覆盖各类农村商贸经营主体1580家,帮助销售农产品2.3亿元。
破难: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衢州市“公务餐”一件事改革
衢州市是全省“公务餐”改革试点地区,改革项目获评全省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十大优秀案例和“基层清廉建设十大创新经验”创新奖,全省“公务餐”改革试点现场会在常山县召开。
衢州市推动多跨协同,纵向打通市县乡村四级食堂(村级廉政灶),横向贯通各部门食堂,实现市县乡村“全打通”。依托浙政钉开发衢州市“公务餐”一件事改革应用,全市机关食堂赋唯一“用餐码”,通过浙政钉直接扫码就餐,并依托国资公司跨区域结算。创新“公务餐”监测平台,建立重复领补、同城单位相互吃请等预警模型,通过数据碰撞防范公务接待廉政风险。改革以来,实现市内公务零接待,全市每年可减少公务接待费支出约1500万元。
开化县“工分+排名”干部量化考核体系
开化县创新推行“工分+排名”干部实绩考评,以工分考量干部实绩表现,以排名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
开化县把“工分+排名”干部量化考核机制嵌入干部工作全链条,实现全面立体察人识人。推动干部队伍重塑,激活实干争先奔跑状态,通过六大“工分”多维度描绘干部“实力画像”,让躺平者“起身”、观望者“烫脚”、实干者“实惠”。推动选用导向重塑,掀起你追我赶奋进热潮,以“工分+排名”为支点,撬动形成“比实干赛实绩”“定排名争进位”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18名干部提拔重用,5名干部职级晋升,13名干部因排名末档暂缓晋升职级。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据要素×专业服务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