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就业和民生改善以及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治理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铜川市积极响应全省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的战略部署,以“四深化、四提升”工作路径,细化为32项具体而有力的重点任务,旨在企业服务、民生服务、项目加速及产业升级四大关键领域实现深度优化与显著突破;对标一流服务水平,聚焦市场主体所需,在政务服务、监管执法、产权保护、政策兑现等营商环境的重点领域,强化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举措,谋划实施了一批制度创新的成果。正是这些贴近实际、直击痛点的“小切口”改革措施,使得铜川市在上半年取得了经营主体满意率高达95.42%的优异成绩,位居陕西省前列。
铜川市在推动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征途中,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为坚实的基石,精准聚焦市场主体的核心需求,通过一系列细致入微、精准施策的小切口改革举措,持续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铜川市政府副秘书长张伟表示,正是这样一批制度创新的成果,实现了“小切口”改革推动营商环境的“大变化”。
用“小平台”促进“大就业”
相较于传统的就业人才市场的滞后,铜川市打造的“铜易就业”平台,从“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小切口”出发,实现了公共服务的一次有效的变革。这个“小切口”的搭建,实现了双方共赢的局面,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流动与优化配置。目前已有1.96万余劳动者通过“铜易就业”平台实现就业。
这个平台对全市48.8万名劳动者的就业状况、就业技能、就业需求等信息全面采集并进行精准职业“画像”。平台基于他们的就业现状、专业技能及个性化就业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绘制了每位劳动者的职业“肖像”。当劳动者在系统中输入其求职期望后,依托智能匹配算法,系统能够即时推送五个以上高度契合其求职意向的岗位信息,极大地提升了求职效率与精准度。
与此同时,平台也建立重点企业用工跟踪服务机制,引入2400余家企业进驻平台,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后可自动接收5个以上匹配度较高的求职者信息,成功实现劳动者求职不出门,企业找人不出园。
以“小导航”助力“大成果”
铜川市针对专利发展,也采取了针对性措施:通过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方向。该项导航技术通过搭建铜川区域专利数据库为“小切口”,在4457条专利数据的基础上不断深度分析,从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转化运用增效、人才引进培养等4个方面提出了12条具体建议措施,帮助企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推动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铜川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52.4%,高价值发明专利同比增长17.9%,帮助72家企业消除“零专利”,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零突破。
以“小共享”推动“大合作”
面对营商环境中的信息服务问题,铜川市在王益区试点招商助手平台这一平台建设。招商助手平台通过对招引信息、惠企政策、闲置用地及现有资源进行梳理整合。通过在线查看跟进企业发展情况,实时更新三库一图等相关资源信息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实现信息共建共享。
这项共享的平台自今年以来,先后共享跟踪企业信息80余条,签订项目7个,涉及资金8.7亿元,达成合作意向6个。真正做到了项目洽谈、签约、落地的全流程服务保障。
以“小问诊”实现“大增效”
铜川市在重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在印台区探索实施“政务问诊”服务,建立了“线上+线下”政务问诊服务机制。问诊机制通过主动回应企业诉求,实行定向化帮扶、组团化上门、兜底性办理、常态化在线答复等服务,打造了“制度+清单”政务问诊服务新模式。
问诊服务的机制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有效促进了规范化标准化的“一类事”审批流程,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提质扩面增效。
像这样的“小切口”改革,铜川还有包括“打造双网格税费服务模式”“五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等18项,这些改革也将进一步在政务服务、监管执法、市场公平等方面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下一步,铜川市也将继续把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作为突破年活动的有力抓手,持续推动各项利企惠民政策落地落实,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助推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据要素×专业服务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