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挖掘我省在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和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基层先进经验和创新举措,展现浙江争创法治中国示范区的实践探索,有效发挥先进典型案例在规范指导、评价引领和防范借鉴等方面的示范作用,现对浙江省基层法治化营商环境先进典型案例进行展播。
案例1:温州龙港
推进涉企增值化改革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案例背景
近年来,龙港市经济增速持续位居温州各区县前列,企业规模和数量快速上升,市场经济不断活跃。龙港市司法局积极推动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着力构建企业法治服务新模式,全面提升涉企法治服务供给水平,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护航作用。
进展情况
统筹调度“三种资源”
推动服务体系多元融合
建立多元协同法治服务架构。充分发挥“大部制、扁平化”优势,由依法治市办牵头,涉企法治服务各部门协同,公证、律师等各类社会法律服务资源参与,全面整合政府侧、市场侧、社会侧三方面资源力量。强化前台法律服务力量配置。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置法治板块,协调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公证处在四个专区分别派驻1名首席法律服务专员和1名益企法律服务专员常年坐班,实行“一板块、四专区、八专员、一窗受理”的前台服务模式。构建贯通联动后台服务模式。一体融合政务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市民诉求中心及其他涉企法治服务部门职能,为涉企法治服务提供有力的后台支撑。
建立建强“三个平台”
推动服务载体一体协同
建强一站惠享服务平台载体。依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法治板块,下设2个特色专区(企检服务专区、信用修复专区)、1个高频服务专区(涉企公证专区)、1个综合性服务专区(法律服务专区),增值服务沉浸式嵌入。延伸下沉涉企法治服务触手。结合预防性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和“15分钟法律服务圈”建设,统筹整合龙港公共法律服务点、平安站、警企平安联防哨、驻执法部门检察官办公室、合规驿站等站点平台,延伸涉企法治服务触手。推动集成协同线上服务平台。依托“帮企云·企业之家”线上平台,完善法治服务功能模块,实现涉企法治服务事项收件、办件、流转、督办、反馈全流程线上操作。
优化拓展“三张清单”
推动服务场景精准集成
梳理“民营经济32条”一体融合细化清单。聚焦龙港市企业发展和主导产业链提升对法治服务的需求,形成“民营经济32条”一体融合细化清单(涉企法治服务),明确涉企法治服务落实举措、服务事项及责任单位。编制法治服务事项清单。以省级指导目录为基础,融入本地特色服务事项,梳理、拓展形成14类61项涉企法治服务事项清单,明确责任单位、服务内容、机制流程、服务渠道等要素,动态调整,做到任务清、流程清、责任清。制定法治服务“一类事”清单。具体承接温州市先行先试试点,完成编制企业合规、“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等两个“一件事”,完善办事指南、流程图及闭环机制;结合龙港实际和特色产业发展,集成高频法治服务事项,形成商事诉讼、执行(龙执利剑)、信用修复、公安为企业助企、办理破产等5项特色“一类事”。
健全完善“三项机制”
推动服务制度高效闭环
落实政企沟通交流机制。依托“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健全涉企法治服务情况直报、首席服务专员等机制,联合法治服务部门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讲、政策辅导等活动。健全问题闭环解决机制。线上线下构建企业法治问题诉求收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督促各法治服务部门切实履行涉企服务职责,实现涉企法治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同质量服务。健全政策评估优化机制。完善以法治服务领域“企业有感、群众满意”为指向的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不断提升企业对法治服务的满意度。
案例成效
今年以来,龙港市司法局以“一站集成”的法治板块为枢纽,贯通了102个公共法律服务站、5个平安站、百余个警企联防哨,累计为企业提供合规体检530余次,解答企业各类法律咨询问题3600余件,调处企业矛盾纠纷500余起,开展涉企普法讲座150余场,有效推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和法律问题解决,相关经验做法被《浙江法治报》《法治浙江》报道;2023年印刷行业合规指引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后备项目。
案例2:丽水青田
做好普法“侨”文章 持续推进涉侨群体法治素养提升
案例背景
浙南山区的青田县,全县57万人口,有38.1万华侨,分布在146个国家和地区,华侨是青田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的群体,也是推进青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杠杆。青田县立足县域侨情实际,聚焦华侨、归侨侨眷法治需求,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不断延伸普法宣传触角,借“侨”搭桥,打好“侨”牌,创新制定新时代涉侨普法指南,在普法队伍专业化、阵地建设全球化、普法对象精准化、普法形式创新化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涉侨普法”青田样板。
案例背景
拓展普法“朋友圈”,广覆盖充实普法力量。组建一支以侨领、海外调委会主任领衔的海外普法联络员队伍,打造“司法护侨”普法讲师团、“侨乡帮·法律帮”法律服务志愿队,开展归侨侨眷座谈会、侨法知识讲座、纪念侨法颁布书画展等系列活动30余场。发挥县侨联法顾委主阵地作用,盘活涉外法律人才资源,聘请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法律专家组建涉侨法律服务团;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和侨团人脉优势,101名律师结对103个侨团,创建“百名律师结百个侨团”工作机制,深入联动协作,提供专属法律服务。
丰富普法“新平台”,强基础增强普法实效。以各乡镇(街道)宪法主题公园、法治广场等为主阵地,融入涉侨法治元素,为群众感知法治文化、接受法治熏陶搭建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好月里湾社区和宝幢社区的“侨法宣传角”的典型示范作用,提档升级普法服务,增添侨法宣传栏、法治印斋、普法三字经等板块。创设“海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涉侨检务中心”“世界华侨(中国青田)国际税收服务e站”等海外普法阵地,多层次、全角度为华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动。
提升普法“精确度”,优举措激发普法活力。以提高普法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力点,根据涉外群体诉求,积极开展“点单式”精准普法。依托“中国寻根之旅”“亲情中华”“情系家乡”等夏令营,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堂等法治实践和教育活动15场。发挥涉外婚姻普法志愿者队伍作用,为县内60余名“外籍新娘”量身定制集普法、心理健康等一体的“法律服务包”。出台华侨合法权益保护实施意见30条,常态化推进“双招双引法律沙龙”、侨企“法治体检”,增强“法律进侨企”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打造普法“云阵地”,多维度拓宽普法路径。发挥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实效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依托“浙里办”“数智侨务”等平台,孵化“法护侨安”数字化应用子场景,向境外华侨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业务等高频事项“掌上通办”。在微信、抖音、视频号、“侨联十二楼”等平台定期发布短小精悍、直观通俗的涉侨普法小视频。以丽水“律小司”直播平台为主平台,打造“司法护侨”直播子平台,不定期组织涉侨普法“云”宣讲。2024年来,共开展宣传40余场,线上直播3场。
案例成效
青田县针对华侨、归侨侨眷的法治需求,出台系列“春风化雨”暖侨法治举措,有效提升广大华侨、归侨侨眷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凝侨心、聚侨智、汇侨力,谱写涉侨普法“新乐章”。其中,“数字赋能优化涉侨法治营商环境”入选2023年浙江省法治建设主动融入三个“一号工程”揭榜挂帅典型案例;《人民日报》刊发《百名律师结百个侨团 丽水青田县出台浙江首个“司法护侨”实施意见》一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
案例3:杭州上城
创新“1+N”模式,共绘商圈法治新篇章
案例背景
近年来,杭州上城复兴商圈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商家、企业的集聚,随着商圈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治理难题逐渐凸显。该区域已有企业2000余家,加之业态种类繁多、经营主体复杂,导致矛盾纠纷频发且类型多样,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同纠纷、物业管理争议、劳动用工矛盾等。这些矛盾纠纷不仅影响了商圈的和谐稳定,也对基层治理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为此,上城区司法局通过全面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建设了杭州市首家商圈法治驿站,以“1+N”流动式服务模式为核心,将法治元素深度融入商圈发展,为商圈企业编织出一张紧密而有力的法治保障网,致力于打造一个便捷、高效、全面的公共法律服务驿站,为商圈的繁荣发展注入法治活力。
进展情况
法治驿站,商圈中的“法治便利店”
通过“1张法治服务清单、1个法治信箱、1块法治图书角”的精心布局,法治驿站为商圈企业提供点单式课程预约、坐诊式法律咨询、管家式法律服务的全方位、多层次法治体验。同时为更好服务商圈企业,复兴商圈法治驿站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定期组织团队深入企业,通过面对面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的法治需求与痛点。今年以来,共组织走访商圈企业8次,开展座谈会6次、发送线上调研问卷81份,量身定制精准法治服务方案,提供上门式流动服务,真正实现商圈“walk”式法治服务,构建“1+N”流动式服务模式。
律所主任顾问团,商圈中的“法治智囊团”
复兴商圈法治驿站汇聚了6家商圈内知名律所主任组成的顾问团。他们凭借深厚的法律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成为商圈法治建设的坚强后盾。处理疑难复杂的法律纠纷,提供法律风险评估、法治体检等专项服务,“法治智囊团”都能迅速响应,精准施策,为商圈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今年以来,共化解商圈企业纠纷10余起,多次收到企业锦旗和感谢信。
法治互助联盟,商圈中的“法治金管家”
为进一步凝聚商圈法治力量,复兴商圈法治驿站建立了法治互助联盟。联盟成员包括物业、金融机构、街道职能部门等,法治驿站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让这些“法治金管家”共同参与到法治宣传、矛盾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中来,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营造和谐、稳定、法治的营商环境。
“云端普法”平台,商圈中的“法律一键通”
紧跟时代步伐,落地“云端普法”专项行动,通过商圈企业微信群,定期发送法律解读、政策资讯及案例分析,让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法律动态。今年以来,共推送法治资讯和助企政策40余次,开展法治宣传讲座9次,同时,在线解答企业疑惑和问题,实现商圈法治驿站服务的即时响应与精准对接。
案例成效
法治服务精准高效
商圈企业满意度不断提升
通过“1+N”流动式服务模式的实施,复兴商圈法治驿站精准对接商圈企业的法治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法律服务方案。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大大缩短了企业获取法律服务的时间成本。定期的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服务,有效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商圈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复兴商圈法治驿站通过多样化的法治宣传活动,如法治图书角、法治信箱、云端普法平台等,成功将法治文化渗透到商圈的每一个角落。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商圈内人员的法律知识,还激发了大家参与法治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法治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商圈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1+N”模式通过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法治服务的效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商圈内的法律纠纷得到有效预防和解决,法治秩序得到了有力维护。同时,这种高效便捷的法治服务也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商圈,促进商圈经济发展。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据要素×专业服务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