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省发改委官网获悉,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部署要求,树立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项目、服务产业的鲜明导向,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和预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呈现“多点突破、质效提升”特点。
一是“小切口”改革取得“大突破”。出台《营商环境“小切口”改革创新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按照“1+10+N”模式,紧盯市场竞争、监管执法等10个领域,推出162项创新试点任务,以“揭榜挂帅”的方式鼓励各市县先行先试、探索经验。一年来,30余项“小切口”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二是“高、低、好、快、强”优势持续巩固。制定《精准高效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的二十条举措》,围绕“高、低、好、快、强”五方面,锻长板、筑优势,加快打造“投资中国·选择陕西”品牌。截至目前,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27家,同比增长43.3%;全省实有企业162万户,同比增长4.4%。
三是服务型执法模式率先在全国推行。印发《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采取行政辅导、建议、提示等7项非强制性方式,最大限度给予企业容错纠错空间。落实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增设首违不罚事项,对企业减免处罚101次,涉及金额949.1万元。
四是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破冰启航。出台《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整合测绘事项、严格技术要求、推动成果共享、优化市场环境、强化质量管控等5项具体改革举措,压减企业办理时限的同时,综合测绘费用降低20%以上。
五是重点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质效提升”。开通用地预审和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项目环评即受理即评估、评估审查同步,推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截至11月底,全省600个省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率达到96.67%、环评办结率达到94.5%、文物保护选址完成率超过93%。
六是用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各地推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和告知承诺制。持续深化“标准地”和“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改革,今年以来,全省开发区供应工业用地“标准地”272宗3.2万亩,实现“交地即交证”1026宗6.11万亩、“交房即交证”6.4万套。
七是跨境贸易通关便利化加快提升。实施国际快件数字化智慧监管,最快实现单个快件6秒验放。对需属地查验的进口货物,采取集中查验工作模式,货物平均放行时间压减至2天。实施中欧班列出口货物区港一体化监管,出口货物直抵中心站、直上班列,出口通关时间减少50%。
八是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更加便捷。印发《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方案》,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实施外卡受理功能改造。截至目前,全省外币代兑机构共计86个,发生外币代兑业务笔数、金额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8倍和6.6倍,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达100%。
九是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系统上线运行。建立“陕西省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系统”,横向连接省政务服务平台,纵向连接市、县,搭建三级业务系统,业务申报材料减少60.7%,办理时限压缩70.4%,办理环节精减85.7%,实现“一表申请、联合踏勘、限时办结、一并接入”。
十是案例推广通报机制加快形成。发布《陕西省营商环境建设白皮书(2024年)》,分三批推出省内外82项典型做法,多渠道全方位促进各地各部门学习借鉴。组织召开西北地区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探索建立西北地区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研究起草《陕西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线索调查处理办法(试行)》,建立投诉举报线索“一机制、一平台、一热线”。转办问题线索150个,经梳理核实,选择较为典型的反面案例进行通报,截止目前已按季度通报20起。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据要素×专业服务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