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下午,2025“宜商黄浦”营商环境主题周拉开帷幕,黄浦区发布了“营商环境便利店”项目、“街道营商漫步”项目,聘任了首批“营商合伙人”,首批“无感监管”试点楼宇签约。
作为上海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核心承载区,黄浦区已连续七年发布“营商环境白皮书”,以第三方视角客观评估“宜商黄浦”建设进展,持续擦亮“宜商黄浦”金字招牌,为上海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黄浦样本”。
过去一年,黄浦区聚焦市场所需、企业所感,强化对标改革、深化集成创新。升级惠企服务体系,企业“感受度”再上台阶。发布新一轮产业扶持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惠企政策矩阵。构建“1+9+10”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惠企服务零距离直达。强化市场枢纽功能,要素“支撑度”全面提升。推进环球服务枢纽建设,加大空间、生态、金融、人才、知识产权等市场要素供给,企业发展所需的要素保障更优、支撑更强。推进精准高效监管,法治“护航度”持续增强。发布实施全市首个精准高效协同监管实施办法,在全市率先运用“检查码”开展区级跨部门联合检查。发布涉企法治服务清单,成立全市首家金融检察综合履职基地、国际商事巡回审判站。凝聚多方共建合力,宜商“协同度”显著提升。打造“一区一品”特色,政务服务旗舰店入选“人民的城市”主题展。在全市率先成立营商环境共建智库,实现街道“营商环境体验官”全覆盖。知识产权保护、跨省通办等长三角跨区域协作持续深化。
今年,黄浦将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以更高水平的“宜商黄浦”建设,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黄浦区创新监管模式,推出“无感监管”楼宇试点。
今天,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与BFC外滩金融中心、来福士广场、上海金光外滩中心、恒基名人商业大厦、德必外滩WE、领展企业广场、上海广场7幢试点楼宇运营方现场签约,标志着黄浦区在探索智慧监管、延伸服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数字化手段,监管部门将更加精准及时掌握入驻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服务需求,为入驻企业提供行政指导和政务服务。通过将监管与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企业“家门口”,提升隐患发现和需求采集的精准度与实时性,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
今年,黄浦区打造“营商环境便利店”,优化一站式服务体验。
今天,黄浦区“营商环境便利店”项目正式发布,这个项目着眼于企业全经营周期的需求,建立政府、市场、企业三方协同联动,打造订制化、套餐式、模块化、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为企服务新场景的又一项创新举措。线上,搭建平台式框架,由部门牵头研发,将优质市场化资源投放到“便利店”,将涉企服务产品商品化上架,最后让企业择优选购。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像在便利店购物一样,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各类服务。目前,已推出金融、法律、人力、数创、场地等五大板块线上服务,基本涵盖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高频需求。线下,依托“1+9+10”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设立区、街道两级“首席服务官”,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及时为企业提供优质、专业、精准、便利的服务支持,形成全线路、集成式服务链,确保企业能够在黄浦安心经营、快速发展。
今年,黄浦区聘任“营商合伙人”,构建营商环境“多元共治生态圈”。
今天,黄浦区与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邦信阳律师事务所、德勤、外企德科、申万宏源研究所等5家机构签约,聚焦法律服务、人力资源、金融创新等关键领域,持续发挥专业机构和专家智库作用,带动更多市场力量和资源要素,全面赋能“宜商黄浦”建设,让“企社学”成为“宜商黄浦”最佳合伙人。
今年,黄浦区深耕基层营商,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版方案提出,要建立常态化、体系化的营商环境品牌宣传矩阵,推出“街镇营商漫步”系列活动,讲好营商环境的“上海实践”。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大场景”中,黄浦区同步深耕基层营商“微单元”。
今天,黄浦区正式启动“街道营商漫步”项目,南京东路街道和淮海中路街道作为街道代表,现场推介了街道漫步路线和营商服务特色。“街道营商漫步”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展现着各街道的独特营商魅力,也展现了黄浦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