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一元复始,待四序更新;于新岁奋楫,绽华章满途。回首来路,每一次奋斗与成长都殊为不易;展望前方,无限可能在等待开启。过去一年,深圳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超越领先,彰显底气与力量。深圳荣获全球规模最大、专注于城市和社会智慧化发展及转型的主题展会——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最高荣誉“城市大奖”,大会认为深圳打造了一个智能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字化城市;创新研发上线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为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服务优化,惠企便民解难题。深圳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通过民意速办平台等政务服务渠道继续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打造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务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社会“智治”,让城市“耳聪目明”。建设市区协同、统分结合的全市域统一时空信息平台(CIM平台),通过构建一个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成为连接城市现实世界与数字虚拟世界的桥梁,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智能化决策工具,构建“城市规划建设‘一张图’, 城市治理虚实‘一盘棋’, 城市服务情景一站式” 的现代城市治理模式。
让我们再次回顾2024年深圳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十件大事,盘点那些见证“数实相融”跑出加速度赋能美好生活的重要时刻。
一、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
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关于组建国家数据局、加强数据管理领域机构职责优化的要求,深圳市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组建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2024年1月,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3月,新“三定”方案印发,强化统筹数字深圳、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智慧城市、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以及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职能,各区也据此组建区级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机构,形成与数字深圳发展相适应的市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体制,为我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体制保障。
二、荣获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最高荣誉“城市大奖”
2024年11月,深圳从全球429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全球智慧城市大会最高荣誉“城市大奖”。该奖项被业界定位为智慧城市领域的“奥斯卡”,每年全球只能有一座城市获得。大会认为,深圳以独特的建设理念、基础和格局,打造了一个智能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数字化城市。近年来,深圳聚焦“惠民、兴业、优政”,以“四个先锋城市”为牵引,积极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和鹏城自进化智能体,让城市能感知、可进化、有温度,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主动、精准、智能的服务。
三、2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
年初,国务院发文部署“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先后两批发布21个重点事项,涵盖企业开办、变更、注销全阶段和个人出生、入学、就业全生命周期高频场景,旨在让企业群众更有获得感。我市积极落实,并结合实际谋划了第一批7个地方特色事项。目前已上线2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均压减办理环节7个、申请材料12份、跑动次数4次,压减比例分别为64%、60%、80%。在全国首创人才引进入户“一件事”,实现人才引进和入户全流程“秒批”。深圳在首届广东省政务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与团体“双第一”。
四、民意速办平台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
民意速办平台持续整合“深i工”“深i她”等诉求渠道,融合企业服务体系,服务覆盖面、公众知晓率和社情民意吸附度持续提升。全面构建个案办理质量管控体系,排查疑似“形式办结”工单线索,对存在问题的工单发起督查督办、滚动销号。依托平台汇集的海量诉求数据,建立常态化分析研判机制,从中发现民生“痛点”和潜在风险隐患,推动各区各部门针对反映集中的高频问题、共性问题开展源头治理。
五、全市域统一时空信息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数字孪生城市基本成型,基于精细化建模技术路线,建成市区协同联动、数据融会贯通的“两级平台 四级应用”架构体系。构建集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实景三维等于一体的全国最大规模时空数据集,涵盖全市域时空信息,汇集6727栋既有公共建筑BIM模型、超200万路物联感知、50万路视频数据等;上架数据服务 4512个,面向53个单位提供服务超8亿次。全市各区各单位打造超300个应用场景,覆盖城市治理、公用事业等多领域。《“数字孪生”推进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智能化》项目荣获全国“数据要素×”大赛一等奖。
六、推出全国首个司法领域人工智能辅助审判创新应用
支持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人工智能辅助审判创新应用,2024年7月在全市法院系统全面应用,当月民商事案件结案3.7万件、同比增加73.9%,平均结案时间缩短38.5天,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成果高度肯定。总结法院做法编制大模型落地指引在全市推广,以此为基础印发《深圳市深入推进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明确20个重点领域建设任务。征集50个政务应用场景在市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大会上发布,通过AI场景开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七、高质量规划建设“一核三区”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
印发深圳市争创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建设规划方案,按照“一核三区”规划布局,推动构建“立足深圳、辐射湾区、服务全国、链接全球”的数据要素市场。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建设深圳(前海)国际数据产业园,探索打造“数据特区”;在福田、南山创新应用场景,赋能低空经济、智能互联、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以集聚发展区建设为牵引,落地全省首个“数据要素人才实训基地”,成立深圳市数据要素产业发展联盟,加快培育数据要素产业生态。
八、我市6个项目在首届全国“数据要素×”大赛总决赛中获奖
落实国家“数据要素×”工作部署,大力推进“数据要素×”行动,谋划15个领域重点行动、56项重点任务,推动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全市遴选出105个数据要素应用典型案例,深圳数据交易所“龙头企业打造工业数据空间”项目入选国家典型案例。组织参加2024年全国“数据要素×”大赛,我市6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并全部获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获奖数量占比广东省50%,充分展现出我市数据领域蓬勃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九、深圳数据交易所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深圳数据交易所持续以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为目标,不断强化“四力三网”数据交易基础能力,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受到国家数据局高度肯定。2024年,挂牌成立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中心,率先发布数据交易合规评估地方标准,上线全国性全流程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和数据产权登记服务平台,承担国家数据产权登记试点任务并颁发首批登记证书。
十、与鹏城实验室共建鹏城网络靶场
鹏城实验室“鹏城网络靶场关键技术及系统”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充分利用该项目在大规模网络攻防演练的支撑作用,我局与鹏城实验室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鹏城靶场数字深圳分靶场,构建全市数字政府网络安全重大基础设施。依托鹏城靶场,我市联合东莞、潮州、揭阳开展“深蓝·莞盾-2024”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对四地七百余个重要网络信息系统开展全面“体检”,及时发现并有效排除各类重大网络安全隐患,全方位提升网络防御水平和应对网络攻击能力。通过靶场建设不断深化我市网络安全攻防两端能力建设,并在“粤盾-2024”省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练中荣获优秀防守单位。
展望2025年,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按照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落实省委、市委有关工作部署,坚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以感知模式、管理方式、服务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为突破点,统筹推动数字深圳、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数字经济发展,实现善政、精治、惠民、兴业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