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聚焦解决商事纠纷诉讼周期长、程序多、执行难等堵点问题,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行”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纠纷调解试点工作,通过多元化解商事纠纷,有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持续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该试点工作做法被中央政法委《法治日报》刊发推广。

  改革试点先行,设立商事纠纷调解组织。成立市级商事纠纷调解试点工作专班,对商事纠纷调解组织设立程序、适用范围、收费标准等进行充分调研论证。设立西安市天平商事调解中心、西安市融合国际商事调解中心2个商事调解组织,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探索以市场化运营模式,参与投资贸易、金融证券、保险、工程承包等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工作,通过事前调解便捷高效解决矛盾,避免商事纠纷双方“对簿公堂”,最大限度减轻法院办案压力,减少企业因纠纷带来的利益损失。截至2024年12月,2家试点组织已调解成功商事纠纷案件320件。

  强化“府院联动”,推动调解组织规范运行。强化市、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与法院的协调联动,建立联席会议、调研宣传、信息共享等机制,健全商事纠纷受理、调解、履行、回访等工作制度,确保职责明确、流程顺畅、台账规范、文书统一。强化诉前委托、司法确认等方面工作支持,由司法行政机关推荐、法院将商事调解组织纳入特邀调解名单,并委托相应案件。组织商事调解组织加强与市、区县两级法院对接,探索商事调解组织入驻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参与诉前调解工作,引导商事纠纷当事人优先选择商事调解,高效率、低成本解决纠纷。截至目前,试点商事调解组织已被市中院及4家区县法院纳入特邀调解组织,累计委派案件3340多件。

  推动“案调事了”,拓展调解组织服务范围。拓展商事调解协议执行方式,积极搭建商事调解组织与公证、仲裁机构对接平台,探索“商事调解+公证赋权+仲裁确认”路径,将商事调解组织分别与公证、仲裁部门进行对接业务,对调解成功且符合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条件和仲裁确认的案件,引导向公证、仲裁机构依法申请办理的有关事宜进行筹备,力争达到“案调事了”、解除当事人后顾之忧的效果。截至2024年12月,商事调解组织已为企业调解的案件标的金额达到6.4亿元。同时,进一步拓宽商事调解试点范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引导西安市融合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落地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聘请40余名境内外专家学者、律师等担任商事调解员,为涉外商事纠纷储备优秀涉外商事调解员力量,为持续提升国际商事法律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民营经济、产业发展、数字企业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责任编辑: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