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在全国引起关注。安徽省编办在淮北专题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认为淮北市率先在全国创新开展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与政府权力网上运行平台系统数据对接,盘活了实名制数据库资源,加强了政府权力网上运行监管,提高了政府服务水平,加强了政务信息公开,做到了“一招鲜”,具有淮北特色。
互联网+政务服务
在建立政府权力网上运行平台的基础上,淮北市行政审批等10大类13,135项,按照“个人办事、企业办事、部门服务”三个维度,全部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办理,实现了从“办事找政府”向“政府帮办事”的转变。
推进实体服务政务大厅与网上办事平台融会发展,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向电子网络、自主终端等平台延伸,做到由线下走向线下线上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
加大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力度,延伸到全市的174个社区和276个行政村,下沉事项达231项,居全省首位。实现了由“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解决了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困局。
与此同时,积极推动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融及民政、计生、公安等40余个部门业务数据信息,汇集4.02亿条数据信息交换和应用。
互联网+清单
为加强对“清单”的动态监管,淮北市政府颁布了《淮北市公共服务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动态管理办法》,实施了“双随机一公开”和“1+X”权力运行监管工作机制。市直各单位依据各自权责清单,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事项的抽查依据、抽查主体、抽查内容、抽查方式,做到执法事项全覆盖。逐步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
在全省率先制定印发了《淮北市政府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办法》,明确权责清单编制、动态调整、运行、监管、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作为该市权力运行的“1”个总要求、总指挥。同时,市直46家单位共编制3003项政府权力运行监管细则,均已正式公布运行。
据该市编办副主任周允礼介绍,2015年,淮北市建立了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编制了《淮北市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全市行政审批权力由271项,减少到151项,精简比例达43.9%,并全面取消了非行政许可事项。2016年,又编制了《淮北市公共服务清单》《淮北市中介服务清单》,共梳理出市级82家单位1299项公共服务事项,梳理出市级具有行政权力的44家单位235项中介服务事项。
互联网+实名制数据应用
创新开展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与政府权力清单网上运行平台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了网上权力运行与具体承办机构和人员一一对应,强化了对政府权力网上运行环节、具体承办人员的监管。
通过实名制数据库数据在政府权力网上运行平台上的应用,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细化为每一条上网运行的权力事项,实现权力运行各环节以及对应的责任事项透明公开,有力推动了权责清单落地生效,形成了“三个倒逼”现象。一是倒逼各单位加强权力运行人员管理,有效落实了权力运行岗位责任;二是倒逼权力运行人员增强责任心,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实效;三是倒逼各单位及时更新实名制数据库,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水平。
互联网+中心
淮北市政府为了打造服务型政府,建设智慧型城市,先后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房产交易暨不动产登记中心和信访接待中心等“五大中心”,依托“互联网+”建立了“一库四平台”,即政府权力项目库、政府权力网上运行平台、政务公开服务平台、电子监察平台和法制监督平台,实现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结、网上回复,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数据跑腿”实惠,让服务事项真正做到服务百姓。
同时,淮北市以构建“互联网+信用管理”中介服务管理体系为目标,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制定出台中介服务运行监管办法,切实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实现了管理制度系统化、操作流程具体化和中介选取程序化,打通中介服务管理“最后一公里”。
原标题:“互联网+”筑起淮北政务服务新特色
原标题:“互联网+”筑起淮北政务服务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