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陈广胜标签相关结果 14

观点

陈广胜:浙里督——争做智慧督查的探索者

浙里督,是浙江省政府的“互联网+督查”平台,也是浙江省智慧政务效能管理平台的前台。说到督查,许多人还是比较陌生。顾名思义,督查是督促、检查。习总书记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务督查就是为抓落实服务的。“互联网+督查”正是以“互联网+”为政府治理赋能。

观点

陈广胜:“互联网+政务”应有怎样的愿景?谁知道后人会不会取笑今天的我们?

在当今变革的时代,“互联网+”代表着一股变革的力量。毫无疑问,它已经给商务、给产业带来了许多深刻的改变,那么对政务而言,“互联网+”又将意味着什么?

观点

陈广胜:“最多跑一次”的破窗效应

“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力提升了政府的服务品质,既体现为需求侧的便捷性,其背后则是供给侧的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让这项改革落地生根,将有效降低全社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使政务生态更加高效,也更可预期。

观点

陈广胜:留住"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数据脚印"

我们对信息化时代的数字档案也应保持一种前瞻性和敏感性。做好电子化归档工作,能够完整地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海量的“数据脚印”留住。

观点

陈广胜:信息公开的一只“菜鸟”说公开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治理从根本上要靠信息治理。而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大头由政府掌握,假如将它们都锁在抽屉里,既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抑制了市场与信息充分对接后所可能产生的巨大创造性,而且也使公民参与缺乏必要的透明环境,难以……

观点

陈广胜:互联网+公共服务 李克强“新药方”治“懒政”

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又提到了一条社会新闻:今年6月10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昆明的胡女士想把户口迁到成都,却被告知需要一张“未婚证明”。结果她往返奔波4次、耗时8个月,没有一个地方和部门愿意开具这个“证明”。

观点

陈广胜:用"互联网+"建统分结合的一站式平台

统与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统”的目的是整合,“分”的目的是放活,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而不管“统”与“分”,都必须注重服务对象的现实需要,紧贴广大用户的痛点、痒点和兴奋点。政务服务网在这方面亟须改进,因为无论从感官体验、交互体验上,我们都不够理想。这既需要在“统”的层面优化总体架构,更需要在“分”的层面加强内容保障。

观点

陈广胜:去加号的互联网政务

我始终有某种意向,就是想把“互联网+政务”的加号去掉,直接变成“互联网政务”。因为有一个加号,就像一个钮扣、一枚回形针,虽然将两件东西合在一起,但毕竟没有融为一体。而互联网政务,其实并非虚拟的概念,恰恰应该成为蓬勃兴起的实践。

观点

陈广胜:打造“互联网+政务”的浙江品牌

1+1=2,但也可能<2,更可能>2。“互联网+”,当然是希望出现后一种情形。事实上,互联网在商务领域、产业领域所做的加法,就雄辩地证明这不是一种想象,而是一种现实,一种活生生的、热气腾腾的新业态、新生态。

观点

陈广胜:“四张清单一张网”的浙江逻辑

在今天的浙江,说到改革,必然会谈到“四张清单一张网”。所谓“四张清单”,即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一张网”,即浙江政务服务网。它们形成一个组合,可不是随意拼凑的,而有着内在的逻辑。

观点

陈广胜:打造在线智慧政府

陈广胜认为,智慧政府的本质,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智慧的“药”,来治政府传统管理这一多年的“病”,而浙江政务服务网的建设目标就是打造在线智慧政府。

观点

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便民服务,从云做起

陈广胜表示云计算能量是巨大,我们都要学着改变和适应,他认为搞政务服务网,并不是赶时髦。而是要用云计算,要再做公共服务模式,他还表示政务超市需要一套统一的标准,解决长久以来的各部门的数据无法分享和数据集中的问题…

观点

陈广胜: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 切实提升行政效能

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就是在统盘规划、统筹管理的基础上,有序建设、合理配置技术、设施和资源,使之更好地满足各项应用需求,努力用最小花费实现最大绩效。

观点

陈广胜:浙江省政府网上办事大厅有三个鲜明标签

2010年1月5日上午9:00,第一次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会议将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环境信息化建设经验,分析环境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