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正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近日,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逯峰在《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11期)上发表了《广东“数字政府”的实践与探索》。文章从改革思路、改革关键点、改革新探索等维度总结了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实践中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可以说,广东“数字政府”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形成了“数字政府”建设的“广东样本”,将持续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近年来,广东在全国率先建设网上办事大厅,省直各单位也结合自身业务需要,大力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推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电子政务服务,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标准规范,部门之间数据难以汇聚共享,业务流程难以整合优化,导致政府内部信息互通共享困难、流程不通、行政效率效能不高,为群众、企业提供办事服务时,仍然存在让群众“跑多次”“跑多门”“重复提交资料”、如何证明“我是我”等问题,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下,广东积极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工作部署,开展“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广东营商环境新优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充分发挥省内优秀信息技术企业优势,构建“政企合作、管运分离”建设运营模式,推进各级政府部门政务信息化的职能融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与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促进部门业务协同融合、数据资源流转通畅、决策支撑科学智慧、社会治理精准有效、公共服务便捷高效、安全保障可管可控,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动广东“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以集约化、一体化建设模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以数据开放释放“数字红利”,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一、“政务互联网思维”指导的改革思路
广东将互联网思维及整体发展思维应用到政府改革领域,提出“政务互联网思维”,以“政务互联网思维”来指导“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政务互联网思维”包括五个维度。
一是“用户思维”,即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改进政务服务设计;
二是“流量思维”,即用群众“爱不爱用”来检验政务服务成效;
三是“平台思维”,即通过集约化重新构建“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的“数字政府”未来主流范式;
四是“跨界思维”,即通过“政企合作”将先进生产力引入政府治理中,打造更加敏捷的政府;
五是“整体思维”,即由外到内、自上而下、从左到右对政府进行整体考量,从机制体制入手,从技术革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变革“四位一体”来开展全方位、成体系的改革。
通过“数字政府”改革,实现政府的“六个转变”。
一是由分散向整体转变,对外服务方面,让群众感觉到政府是一个整体,而非一个部门就是一个政府;内部建设方面,推行集约建设,建设“大平台、小前端”,避免重复建设和分散建设。
二是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从群众体验的角度,推动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政府服务群众、企业的能力。
三是由单向被动向双向互动转变,通过政府与群众的双向互动,使政府部门更加了解民意,敏锐掌握群众需求,改善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政府亲民形象。
四是由单部门向多部门协同转变,通过顶层设计,从整体政府的视角来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并通过统一协同办公平台,实现多部门协同和扁平化管理,提高政府运作效率效能、降低政府运作总成本。
五是由采购工程向采购服务转变,摈弃传统政府信息化项目建设“建成即落后”、后续资金投入缺乏保障、系统无法得到持续改进等弊端,通过采购服务模式,“按年度付费”“按使用付费”“按用户评价付费”,促使服务提供商持续改善服务水平,既节约资金又提升服务质量。
六是由封闭向开放转变,通过内外互动、左右协同、上下联动的一体化平台,实现政务服务流程的公开化、透明化,通过平台实现“政民互动”,群众可以点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中介服务人员的服务,最终打造一个开放、廉洁、高效的“阳光政府”。
二、“数字政府”改革的关键点
从体制机制入手,全面撤并调整省信息中心以及省直各单位全部44个信息中心,行政职能回归机关,打破各部门、各条块自成体系、自我封闭造成系统不通、业务不通、数据不通的困局,为“数字政府”改革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对信息中心人员按三种方式进行分流:一是根据公务员法及有关规定考试录用或直接登记为公务员;二是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妥善安置到有关事业单位;三是分流到企业(数字政府建设运营中心“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以各个部门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为基础,进行整合、优化、提升,实现对已有资产的充分利旧和应用,发挥财政投资最大价值。同时,重点从角色、责任、动力三个因素考虑,建立“数字政府”新格局。
一是角色设计方面。成立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全省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指挥、管理、监督;成立运营中心,即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广东公司),改变以往各个部门既是使用者又是建设者的双重角色,将部门变成服务的使用者、评价者,把原来分布在各个部门的建设能力集中起来,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调度,形成建设能力的集约效应,即建立 “管运分离”模式。
二是责任落实方面。撤销各部门的信息中心,不是弱化信息化,而是要进一步强化和专业化,各部门要对业务、管理、需求和服务评价负起“用户端责任”;成立运营中心,对顶层设计、行动计划以及落地实施方案负起“服务端责任”,从根本上解决整体政府建设的系统性问题。
三是动力机制方面。建立“全省一盘棋”的动力机制,科学合理地划分省与市、业务与技术部门等的责任主体关系,明确建设运营中的统、分关系,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社会资源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确保全省“数字政府”建设上下同心、步调一致。
(一)建立“政企合作”新模式
广东“数字政府”的运营中心是数字广东公司,由三大运营商和腾讯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并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1+3+1”的“政企合作”模式,其中腾讯发挥主导作用。腾讯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具有最活跃的互联网思想思维,腾讯的微信平台也是活跃用户数最多的互联网平台,是互联网的流量汇聚点,也是政府连接群众最好的“连接器”。同时,通过与三大运营商、华为公司合作,可以弥补腾讯在政府行业经验、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形成“强强合作,联合创新”的“政企合作”模式。
(二)建设“整体政府”
“数字政府”首先是“整体政府”,要做到整体,就要实现“全省一盘棋”。广东充分考虑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的现状,强化公共支撑体系的统筹,并鼓励地市开展业务应用创新。广东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作为省委省政府“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实现路径上狠抓顶层设计,系统性编制“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建设规划、行动计划,分别从总体设计、实现路径、任务分工三方面规划“数字政府”顶层设计,确保改革建设工作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在推进策略上实行分类推进。在省级层面,全面推行统建模式,建设统一政务云平台、数据中心,对部门系统实行统一接管,对公众提供统一服务入口。在地市层面,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基础实行分类推进,对超大城市如广州、深圳,鼓励业务应用自主创新,做好应用系统与省级平台对接和数据共享;对中等城市,规范统一和支持创新并重,鼓励特色应用创新;对小型城市,以规范统一为主,全面应用省公共支撑体系的基础软硬件设施。
(三)集约化建设基础设施
统一规划建设全省政务云平台,为省级各部门、地市提供高效、安全、可按需使用的政务云平台。政务云按照“1+N+M”的布局规划建设,包括1个省级政务云平台、N个特色行业云平台、M个地市级政务云平台。政务云平台还可为党委、人大、政协等单位提供服务。在技术上支持与第三方云平台对接,实现资源整合、数据融合、业务贯通,彻底改变以往部门系统分割、业务隔离、资源分散的局面。
(四)全面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应用
基于“数字政府”统一基础设施,以数据为核心,盘活政府已有数据中心和社会化数据中心资源,通过数据汇聚、数据治理,建设结构合理、质量可靠的政务“大数据”体系。在此基础上,完善数据开放平台,建立和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制度规范,建立政务数据资源“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明确不开放的范围,“负面清单”之外的数据全部向社会开放。同时,大力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与利用,向社会公众开放数据资源,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和开发利用公共信息资源的良好氛围,推动“数字政府”服务向个性化、精准化转变升级。
三、进一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新探索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给政府组织形态和运作模式带来了剧烈冲击。广东省将深入推进业务协同,突出发展政务服务和主题应用,不断提升统筹能力和集约化水平,有效推动审批便利化,实现大服务惠民、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大平台支撑的上接国家、下联市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省一盘棋”整体化数字政府。
(一)打造创新发展新动能
数据资源是 “数字政府”的核心。打造创新发展动能,必须让数据流动起来,充分发挥数据红利。采用省市跨部门、跨地区共建共享,政企合作的建设方式,鼓励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深度开发全省政务大数据资源,发挥数据的社会价值,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驱动新发展。
其次,加快政府信息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融合创新,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数据服务体系,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支撑和新引擎。此外,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财政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壮大新型电子政务服务企业,把广东形成的政务互联网模式向全国辐射,实现产业溢出效应和规模化发展。
最后,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作用,提高各类市场主体创新能力,形成全省统一的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新动力。
(二)提升智慧服务新体验
一是丰富立体化服务渠道。后续将着力构建“数字政府”随身式政务服务立体化渠道,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服务渠道、丰富服务类别,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建成覆盖全省、部门协同、双向互动、安全可靠、一体化办理的政务服务体系,依托“粤省事”等移动应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一直在线、贴身随行的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精准化、人性化、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二是推动实名认证。加强统一实名身份认证,构建围绕“法人”和“个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务体系,全方位主动服务,个性化精准推送,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便捷贴心的政务服务。
三是注重安全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和标准要求,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借助政务微信、小程序、人脸识别等应用,拓展移动办公能力,提升移动办公便利性、安全性。
(三)构建协同治理新环境
一是在组织架构方面,加强纵向工作指导和横向工作协调力度,健全与全省各地区各部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行政主管机构的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指导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相关规划,形成“数字政府”省级统筹建设管理体制和省市县协同联动机制,各级政府形成合力,稳步、规范推进各项改革。
二是在共建共享方面,强化全省一盘棋“数字政府”统筹建设管理运营体制机制和相关法律规范、安全保障,继续强化省市跨部门、跨地区共建共享机制,加快政企分工协作推进技术能力体系建设。
三是在业务协同方面,推进政务工作和业务应用系统从部门独立运行向条块间协同治理转变,重点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领域业务统筹;同时,围绕行政机关办公等共性应用一体化推进业务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政府治理,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升“数字政府”整体效能。
(四)探索数据决策新方式
一是推动政府数据积聚。立足公众企业主题服务和领导决策综合服务的横向需求,促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流程关联和数据整合,促进各部门原有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补充、完善和升级。明确各部门政务数据统归省政府的资产属性,实施统一标识和全生命周期集中管理,构建多来源获取、多类别汇聚、主题化整合、知识化分析和个性化服务的大数据应用架构,形成与任务目标相匹配的大数据治理能力。
二是推动多源异构大数据应用。深度融合政府、社会及互联网等数据资源,运用大数据辅助领导决策,助力广东重大改革措施贯彻落实、重大问题决策研判、重点工作督查落实,提高决策的精确性、科学性和预见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三是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的机制,适应新形势下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横向整合各领域的政务信息,提升各级政府决策所需的信息监测、研判、分析能力。
(五)建设整体运行新模式
一是加快建立与业务体系相适应的政务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运维模式等方面探索创新,各地各部门要在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协调下,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运作高效、统筹有力、整体推进”的全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组织体系。
二是积极探索以目标导向的职能设计、透明快捷的协同过程、多元互动的动态反馈机制,建设“数字政府”整体化运行新模式,以政府行政运作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按需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和跨部门的无缝协同,提高政府的整体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