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10个诉求量排名靠前、综合排名靠后的末位提升类街乡镇迎来了为期一年的区域系统整治。

  在市疏整促专项办的大力督导下,10个末位提升类街乡镇“降量提率”成效显著。上一期的基层之治,发改大家探索了4个末位提升类街乡镇的“破局之路”。

  今天,我们将走进南磨房等6个地区,继续看TA们如何延伸为民服务触角,持续激活基层治理效能——

  因地制宜疏堵结合

  南磨房地区筑牢平房区安全防线

  百北三角地和赛洛城三角地是南磨房地区北部铁路沿线附近的两大平房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居民将自建房扩建、翻建改造为出租屋,导致区域人口稠密、多元,基层治理难度加大。

  南磨房地区开展多轮专项整治,因地制宜、疏堵结合、软硬并举,全力筑牢安全防线,逐步摸索出一条标本兼治的有效路径——

  统筹管理,筑好“基”

  加大消防安全投入,运用专项资金为三角地区域建设消防水系统、敷设消防栓管网和消防报警系统。同时统筹消防需求,选址建设小型消防站,补足三角地消防安全基础。

  封闭管理,做好“堵”

  通过安装“智慧门禁”、设置硬质铁门和S型门等对三角地实行封闭式管理,从源头上阻止电动自行车违规入户入巷、飞线充电等隐患。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管控,杜绝电动自行车电池入户充电问题。

  完善设施,用心“疏”

  为居民就近建设两处价格便宜、方便实用、遮风避雨的电动车棚,通过改造绿化用地、协调民用电价、调低收费标准、增设车棚监控等措施,让三角地居民愿意充电、充得起电。

  在一系列举措下,南磨房地区三角地区域的人居环境、消防设施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村规促治民约共建

  琉璃河镇探索村庄系统治理新路径

  周庄村位于琉璃河镇南部,毗邻河北省涿州市,全村人口1275人。村民整体收入较低、生活环境品质不高、基础设施不足,系统性的基层治理是一大难题。

  面对这一情况,琉璃河镇结合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树立文明新风尚,有效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活力。

  1.以“规”明矩,“约”出强大组织

  推行“三制”融合,力求决策依法高效。把党的领导机制、两委协商机制、村民自治机制有机融合,强化保障党支部的正确决策与群众的意愿高度统一并顺利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决策的高效落实。

  2.以“规”创收,“约”出富裕生活

  着力盘活农户手中的闲置资产,将农户手中分散的土地流转给村集体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用于平原造林和发展特色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

  3.以“规”促建,“约”出宜居环境

  大力实施道路硬化工程、亮化工程、全面绿化美化工程等“硬件装备”升级项目,改善村容村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污水改造水管道铺设工程、水电改造工程等,持续改善公路、水电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打通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及生活配套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改善了村庄的人居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2023年,琉璃河镇诉求量同比下降30%。

  克难求解标本兼治

  阎村镇练就小区修缮“真功夫”

  绿城、乐活社区是阎村镇的两个大型居住社区,均建于2010年前。近年来,两个社区出现了楼顶屋面、墙体老化、渗雨等情况。

  为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阎村镇坚持有解思维,推动“接诉即办”与“未诉先办”“无诉自办”有机结合,成立“您来提、我来办”工作站,鼓励基层主动履职尽责,从源头上减少群众诉求。

  全面排查清底细

  成立工作专班,入户走访了解具体情况,检查漏水点位和原因,根据现场勘查出的问题与物业专业技术人员沟通协调,全部登记造册,研定维修方案,实时汇总走访情况,全面摸清漏雨问题底数。

  筹措资金破瓶颈

  按照责任归属和政府兜底原则,研究形成可操作的资金筹措和施工方案,活用政策简化公共维修资金批准程序;对于已超出保修期的房屋,协商由开发商提供防水主材,社区居委会负责牵头落实辅料,物业公司负责组织施工,镇政府负责资金兜底,多方共同解决房屋漏雨难题。

  挂图作战求实效

  坚持每周调度、挂图作战,主管领导紧盯工作方案制定、资金使用、工程招标等关键程序,并踏勘施工工地现场、抽查施工质量、回答居民咨询等。同时,还成立了应急维修小组,对零散渗漏情况进行维修,做到居民有求必应、随报随修。

  下足“真功夫”、解决“大民生”。修缮工作全面完成后,阎村镇汛期因房屋漏雨产生的投诉问题大幅度下降。

  群策群力持续攻坚

  城关街道“多方会诊”共破区域难题

  洪寺村是城关街道的重点区域,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群众诉求量在街道诉求总量中占比较大,居民回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等诸多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洪寺村的情况,城关街道采取了“党建引领,联动合力”的工作思路,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抓手,通过现场“把脉”、了解“病因”、多轮“会诊”的工作模式,着力解决村民急难愁盼,不断提升治理水平。

  专班推进,精确把脉

  组织精干力量,成立村级专班,对群众反映的多种诉求进行甄别梳理、分类应对,深入挖掘各类问题背后的根源和联系,精确识别诉求“病因”,做到化繁为简、精准处置。

  群策群力,多方协同

  在区住建委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指导下召开联合评审会,共同商议对项目拆迁补偿标准重新审议,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专业背书,破解遗留

  委托专业机构对已停工且未达到竣工标准的经济适用房项目现状进行调查并出具报告,测算修缮资金,通过协商的方式与原开发建设单位确定房屋修缮内容并落实修缮资金。

  集中攻坚整治后,城关街道接诉量稳步下降,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因地制宜有机更新

  永定镇激活乡村建设改造“自动模式”

  卧龙岗村是永定镇24个行政村中唯一一个没有提升改造的老村,私搭乱建较为严重,基础配套薄弱,人居环境比较差。

  永定镇坚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住房品质问题,在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的基础上,以“自主原址翻建+因村制宜局部置换”为基础模式,明确政府“引导不包办”、群众“自主建家园”的角色定位,结合农房改造提前考虑产业定位,同步推进居住质量改善和集体经济壮大、促进增收稳定。

  尊重村民自主决定权

  注重在推动完成试点任务、破解矛盾问题中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农民居住用房除影响安全、侵占公共空间及其他违法建筑设施外,村民可完全自主决定是否拆建,同时鼓励村民依法依规自主更新。

  引导村民保护传统风貌

  引导村民对具有传统风貌特色的砖瓦、石材、装饰构件等进行回收管理,保留村庄原有风貌、加强建设用地管控,注重整体风貌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性、农房整体布局与原有村庄肌理的延续性、户型设计细节与使用功能的兼容性,实现历史文脉的传承。

  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结合农房改造提前考虑产业定位和功能,走出一条适合当地特点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让群众感受到绿色发展的实惠,享受到产业富民的红利。

  扎扎实实解决好每一个诉求,永定镇持续破解民生难题,不断提高地区社会治理能力。

  需求导向凝聚共识

  旧宫镇打造开放式社区“样板间”

  上林苑小区是2001年建成的六层砖混商品房小区,共有22栋楼,常住人口3200余人。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小区原有公共服务设施逐渐无法满足居民需求,加装电梯、优化环境等诉求持续增多。

  旧宫镇在市区两级相关部门政策等支持下,压实自身主体责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主动治理工作。通过党建共建引领社区周边单位参与社区治理,让群众诉求得到有效解决。

  1.搭平台,促共建

  与社区周边红星医院、公交集团、德茂学校、九银银行、链家、快递站点等15家单位达成党建共建协议,推进各单位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打造“无墙社区”“开放式社区”,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

  2.勤议事,凝共识

  制定“居民提事”“网格听事”“社区议事”“民主定事”“协同办事”“群众评事”的社区治理“六事”工作法,通过协商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3.挖需求,早治理

  通过组织市容随手拍、问题随手报、广告随手清、垃圾随手捡等“九个随手”志愿活动等方式深挖群众需求,提早规划落地社区加装电梯、广场改造、路灯建设、背街小巷治理等民生项目,做到未诉先办、不诉自办。

  及时掌握群众共性、个性诉求,旧宫镇不断拉近了和居民的距离,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重在有效破解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利益多元、诉求多元等难题。下一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深耕治理类街乡镇督导,坚持源头治理、强化主动治理,聚焦治理难点、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