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武汉市提出“三办”改革新要求,压减审批事项、简化服务流程、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并在武汉自贸片区率先启动试点。
经过全面梳理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服务等领域的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武汉自贸片区整理并公布“三办”事项清单378项,其中,马上办154项、网上办53项、一次办171项。
“在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作为改革试验田的武汉自贸片区承担着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责任。而政务服务部门,堪称试验田中的试验田。”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作为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的改革创新目标,除了复制已有经验外,更要结合实际探索改革新路,一边学一边干,实现融合创新。
武汉自贸片区挂牌初期,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局曾派工作人员到上海、广东、天津等地学习办理企业注册落户先进经验。他们发现,相比这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武汉自贸片区服务企业的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改革,就是要向影响效率的症结动刀子。为让企业以更高的效率完成落户工作,自贸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为更好服务企业,政务服务局推动打造“工商管理+商务审批”单一窗口,拟定缩短企业开办时间的流程图。将工商、税务、银行等多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办事窗口,政务服务功能实现集成化。
今年10月,武汉自贸片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八双五联”事中事后智慧监管模式在湖北省工商系统中推广。所谓八双,即双告知、双承诺、双反馈、双跟踪、双随机、双模式、双等级、双公示。五联,即信息联网、部门联动、监管联防、惩戒联合、督办联手。
以“双告知”制度为例,市场主体登记注册部门在办理登记注册时,除告知市场主体申请人依法需办理的许可审批外,还将相关信息告知相关行政许可审批部门和相应事中事后监管部门。申请人递交一次资料,就能将相关信息送达多个部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效提升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效率。
如今,在武汉自贸片区开办一家企业,最短仅需1到2个工作日。
“三办”改革之外,政务服务局还在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搭建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平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国家许可范围内,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开展“多证合一、多证联办”登记制度改革、企业经营场所登记改革,全面推行“企业身份证”制度。还在全国率先实现出口退税全流程电子化。
今年8月24日,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作人员,到未来科技城政务大厅办理税务发票认证,仅耗时一刻钟就在自助机上办结了所有业务。
武汉未来科技城政务服务大厅距离导航院所在的海外人才大楼,不过上下楼距离,是武汉自贸片区首尝“就近办”的产物。 “就近办”,是“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升级版”。未来,“四办”将成为武汉自贸片区政务服务标配,源源不断的制度创新活力,将为工作生活在武汉自贸片区内的人们提供更多高效便捷服务。
改革创新,绝不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措施出台、政策落地,需要多方共同推进。
截至2017年底,为配合武汉自贸片区改革创新实践,武汉市科技局、工商局、公安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市直部门出台了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和创新税收服务等支持措施,东湖高新区也发布了“新黄金十条”“政务十条”“招商十条”等系列支持政策,构建起市区政策支撑体系。
“挂牌一年多以来,武汉自贸片区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企业36家。”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企业加速落户的背后,凸显武汉自贸片区政务服务环境的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