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武汉标签相关结果 182篇
烂尾楼“醒来” 湖北武汉探索解困新思路
20余年的烂尾楼能重获新生,武汉市政府和硚口区政府为此做出了大量积极探索,也成为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湖北:武汉不动产登记——61项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
近年来,武汉市在不动产登记领域陆续推出61项改革“硬”措施,先后9次优化办理时限,全力打造办理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高水平城市。
湖北武汉“八大行动”让法治化营商环境更优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湖北省司法厅、湖北省普法办联合荆楚网(湖北日报网)举行好一个活“法”——“荆楚民生观察团”普法主题调研。调研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助力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为主题,走基层、探一线,旨在发现总结法治领域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着力宣传湖北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情况及生动实践,奋力谱写湖北法治建设新篇章。
武汉:发挥检察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根据党的二十大作出的“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等部署,2022年以来,武汉市检察机关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办理涉营商、市场主体案件8588件,通过检察办案,为创业者护航、为劳动者讨薪、为求职者维权,以检察工作现代化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在能动履职中深化落实增进民生福祉的责任担当。
聚焦惠企便民、城市管理、产业转型 武汉将建设65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4月6日,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发布2023年智慧城市第二批35个应用场景。自此,武汉今年将建设65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瘦身健体”: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的“江汉实践”
江汉区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曾高达每平方公里2.58万人,比北京市二环内还高20%,是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集中的典型区域。近年来,江汉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努力探索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的江汉新路径、新经验。
武汉:紧盯惠企政策落地落实 精准监督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为支持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以监督直通方式实现高效监督,武汉市纪委监委开设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直通车,搭建纪企沟通“绿色通道”,对企业、群众反映的损害营商环境方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以权谋私、权利寻租、吃拿卡要等问题快查快办,及时发现处理损害企业发展环境的相关问题。
武汉都市圈“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达410项
“‘城市圈’和‘都市圈’,两圈合力、内圈破界、外圈互联、机制创新。武汉都(城)市圈目前还处于‘中心集聚’向‘近域扩散’转变的初始阶段,武汉的辐射和带动能力还有限。”多方走访调研后,亢德芝建议,支持提升武汉产业能级,增强其引领带动功能。
当5G遇到工业互联网 武汉加速“解锁”数字经济应用新场景
2021年,武汉发布271个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创新案例,包括“5G+医疗”“5G+交通”“5G+园区”等方向共45个5G领域应用场景,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数字化设计、服务化延伸等方向共66个工业互联网领域应用场景。“5G+工业互联网”在武汉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入。
3天核发6证 审批再提速 武汉首个“承诺可开工”项目落地洪山
3天核发6证,承诺即可开工。9月26日,福泰电力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在武汉市洪山区青菱都市工业园开工。这是武汉市正式开工的首个“承诺可开工”建设项目。
武汉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改革重点任务清单
日前,湖北省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改革重点任务清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准营,将“一业一证”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动更多事项企业开办进入“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市场准入准营环境。
武汉引进数字经济项目超20个 发布城市应用场景200个以上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加快构建数字治理体系,统筹建设“城市大脑",持续打造数字经济应用场景。
武汉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改革重点任务清单
今年武汉市将更大力度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将自贸区实施的部分告知承诺事项向全市推广,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的事项要达到120项以上。
武汉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在全省推介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深入贯彻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实施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在2021年《全国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报告》中,营商环境便利度位列全国经开区第六。
武汉连续两年评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3月30日,湖北召开“省市县三级联动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武汉市副市长王清华介绍,武汉市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主线,对标一流减流程,刀刃向内抓改革,真心真情优服务,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