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哈尔滨市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政府服务领域的优秀实践案例征集,着重挖掘案例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方法路径、建设内容、实施成效、创新点和推广价值等。经初步审核筛选、专家论证评测和专题会议研究,确定 20个全市数字政府建设优秀案例。

  案例一、哈尔滨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项目 

  哈尔滨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由哈尔滨市大数据中心建设运维,为社会公众提供批量、可机读下载数据服务。哈尔滨市政府将加快推进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作为“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个重要创新途径和深化“放管服”服务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启动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几年来,平台在建设中配套出台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全面持续深入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工作。

  对标国内一流平台,提高平台功能建设水平。平台进行了三次升级改版,并在国内率先整合汇聚政府数据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资源及服务,实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时空数据功能。通过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开放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开放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申请审批系统、开放网站运行管理系统、社会机构开放数据接入系统、应用支撑系统等功能模块,实现平台管理的智能化和公众体验的便捷化。

  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实现应开尽开。平台51个政府部门围绕公共安全、民生服务、经济建设、教育科技、卫生健康、农业农村、资源环境、道路交通、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信用服务等14个重点领域,开放3137个数据集,2776个应用系统接口,20个APP应用,数据量达到1027万条,注册用户9100多个,平台访问量近210万次,数据下载量近56万次。随着《哈尔滨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工作规范》等规章和标准的出台公布,全市全市数据开放工作实现了标准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在历年的由国家信息中心和复旦大学组织的评估中,数据开放质量和水平始终处于国内城市前列。

  引导社会利用公共数据应用创新,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举办哈尔滨市公共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共吸引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河北省、湖北省、江苏省、辽宁省、陕西省、四川省、浙江省和省内的100余支队伍报名,参与角逐交通出行、金融普惠、社会保障、食药安全、文化旅游、医疗健康6大赛道及开放选题领域的比赛。平台积极引导社会深入挖掘利用数据应用创新,激发创新潜力,集聚创业资源,成为中小企业和创客交流展示、产融对接、项目孵化的媒介,在推进哈尔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全市经济的振兴发展。

  哈尔滨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受到了各级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与支持,数据开放平台已成为哈尔滨市政府特色工作的一张名片。

  案例二、哈尔滨“六个一”税费服务模式

  哈尔滨市税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决策部署和税务总局、省税务局工作要求,聚焦纳税人缴费人“办事繁、问询难、往返跑”等急难愁盼问题,以税费皆重为原则、以管服联动为根本、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数据信息为支撑、以诉求响应为重点、以考核监督为保障,探索推出“六个一”税费管理服务新模式,获得纳税人缴费人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相关做法被新华网、中国税务报报道,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将其作为典型做法在全省复制推广。

  一、以精简流程提级为出发点,推进资源整合,实现管理服务“一站式”

  针对部分税费业务需要纳税人缴费人在办税服务厅和税源管理部门“往返跑”问题,精心打造更规范、更高效、更优质的办税服务厅“一站式”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了“厅所联动”,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缩短83%。打破部门壁垒。整合税源管理、业务科室等部门力量,成立“税费同办团队”,“一站式”进驻办税服务厅。打破职责壁垒。理清前后台税费管理服务职责关系,将原税源管理部门一般处罚、退抵税费等职责融入“税费同办团队”职能,集成到办税服务厅办理,岗位职责“一站式”整合。打破流程壁垒。压缩、重塑、优化流转类业务办理环节,在最大程度降低业务办理风险的前提下,将54项流转类业务由办税服务厅统一办理,业务流程“一站式”优化。

  二、以精细服务提档为切入点,推进岗责融合,实现税费同办“一体式”

  针对“一事多窗”、纳税人缴费人多头办理等问题,坚持税费皆重原则,持续打造“一体式”工作格局。“一体式”升级服务窗口。将原申报纳税、发票管理、发票代开、清税注销等专业窗口全部整合为综合窗口。服务窗口类别“5合1”,真正实现“一窗同办”。在全面落实省局180个“最多跑一次”事项的基础上,实现103个业务事项“一体式”归集。同时,税务窗口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社保业务“一厅联办”。“一体式”推进税费业务。优化税源管理部门管理服务职责,明确需实地调查巡查的40项税费业务事项和个性化服务,实行统筹派发、统筹推进。“一体式”联动税费分析。对内,构建以经分、收核、社保非税等部门为主导,前台收集、后台分析为核心的“税费办理数据”分析研判机制;对外,建立发改、统计、人社、医保等部门联动机制,按月开展税费收入动态、质量监控、风险预警等常态化分析。

  三、以智能办税提速为突破点,推进业务聚合,实现税费套餐“一步式”

  针对网办“审核慢”、非正常户注销环节复杂、税务风险“反复查”等问题,推出系列套餐式服务。推出“智审套餐”。将电子税务局税务端人工办理流程转化为7×24小时套餐式自动化办理,实现实现10个大项、18个小项业务24小时自动审核,占电子税务局全部审批量的80.85%,进厅办税人数减少50%。推出“容缺套餐”。为不同信用等级纳税人提供专属套餐,A级纳税人办理业务均可容缺,B级、M级纳税人可容缺办理“8+33”项业务,纳税人好评率100%。推出“登记套餐”。将企业开办登记信息录入、发票票种核定等6个环节转为系统自动确认,线下企业开办税务事项办理时间由平均40分钟缩短为8分钟。推出“注销套餐”。对注销环节涉及的重新登记、补充申报、接受处罚等“套餐式”联办,注销业务办理效率提升84.16%。推出“体检套餐”。为纳税人提供“健康项目”筛查服务,帮助其健全风控体系,保护合法权益。

  四、以诉求响应提质为着力点,推进多线并合,实现咨询辅导“一线式”

  针对涉税咨询多头应答、标准不一、解读不准、问办分离等问题,打造以团队服务为核心、以诉求响应为重点的“一线式”问题解决模式。实行“一线式”联办。将对外公开咨询电话整合为“1个号码+N个坐席+N种业务”模式,实现12366热线与基层税务机关服务专线“双线联动、问办一体”,由“解答问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实行“一线式”问办。设立“专家服务团队”,各业务科室骨干下沉办税服务厅为纳税人缴费人提供征收管理、税费种管理、信用等级复评等疑难问题的现场解答、现场指导、现场服务,在做好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将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设立“办不成事咨询专窗”,为纳税人缴费人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实行“一线式”协办。构建“云上办税+视频辅导”服务模式,提供征纳互动服务,远程协助纳税人缴费人办理税费业务,实时完成工作流审批,延伸辅导服务触角。

  五、以规范执法提升为关键点,推进督考联合,实现办税质控“一揽式”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纪检监督的引领保障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系统综合施策,“一揽式”提升税费管理服务质效。突出税费管理过程监测。市局成立问题处理、数据分析、质效提升“三个中心”,研究分析、协同解决税费管理服务存在的疑难问题,推进税收风险数据分析应用,加强监测预警和督促整改。截止目前,已修正涵盖征管基础、数据质量、发票管理等7个方面32类161项的执法问题数据16.7万条,税费管理服务更加规范。突出纪律作风智能监督。全市上线“哈税智监督”管理模块,对税务干部实行赋码管理,纳税人缴费人可以实时扫码投诉评价,主动接受纳税人缴费人监督。截止目前,已收到纳税人缴费人服务评价2252条、投诉11条,干部队伍作风和部门形象持续好转。突出举报线索提级监办。向社会公开市局局长“一码、一线、一箱”反馈渠道,各类诉求直达主要领导,督促各相关部门对投诉举报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快结,截止目前,已收到意见建议800余条,均得到及时处理,纳税人缴费人高度认可。

  六、以队伍活力提高为共振点,推进奖惩结合,实现质效考核“一表式”

  运用“一表打尽”工作法,根据各类税费业务的必要录机时间(解答或审批),设定业务分值,形成“税费业务分值底稿”,“一表式”考核干部税费服务工作质效。分类考核“一表式”整合。将税费同办团队干部分为业务窗口、咨询导税、热线坐席、后台审批4类,每类干部单独设置得分公式,依托干部实际工作量计算“质效得分”,按月对每个干部各阶段岗位工作得分情况进行公示,评选“服务之星”先进个人,促进工作质效整体跃升。加分减分“一表式”奖惩。明确奖惩规则,将群众评价、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纪律作风、学习主动性等5方面的负面情形纳入质效考核扣分项目,将税收现代化贡献、学习成效、“服务之星”加分等3方面的正面情形纳入质效考核加分项目,凝聚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共同目标,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持续发展。绩效质效“一表式”融合。对照月度质效考核得分排名结果,开展个人绩效考核打分工作,彻底解决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真正让能干者有舞台、有为者有位置、实干者得实惠,营造“表彰优秀”“优中选优”的干事创业氛围。

  下一步,哈尔滨市税务局将进一步深化思想解放,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大格局、大战略,提升工作站位,在优服务、解难题、办实事中凝聚起解放思想谋振兴的强大合力;进一步优化能力作风,坚决克服“本领恐慌”“能力不足”,把追求卓越作为一种习惯,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巩固拓展提升,对照纳税人缴费人的新诉求新期盼,持续在找差距、强弱项、补短板上下功夫,努力推出更多更优的税费管理服务新举措。

  案例三:哈尔滨市注册登记智能审批系统

  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着重改善的就是企业用户办事的各项成本,主要包括费用成本、时间成本等。哈尔滨市在企业开办改革中,通过一系统举措将企业开办费用成本全部归零后,把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降低企业用户的时间成本上,通过智能审批系统的研发和上线,并不断优化完善其功能,使哈尔滨市企业开办效率不断提升。

  一、梳理业务需求、制定改造方案

  2020年,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着力提高审批效率,开始研发智能审批系统。当时,全国有一些先进做法但并不成熟。市局组成专项工作组,确定了全国领先的建设标准,组织高标准研发智能审批系统。工作组全面借鉴全国各地先进做法,结合哈尔滨市实际情况,梳理业务系统建设改造需求170余项。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议,逐项研究,最终确定适用于智能审批系统的且不涉及前后置许可的经营范围1149项。依托“一化四库”,打造全程无人工干预自动审批流程。“一化”是指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四库”分别是:企业名称库、不动产登记信息库、实名核验身份数据库、失信人员名单库等四个基础数据库。申请人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提交“秒批”设立申请时,系统首先调用名称库对拟申报的企业名称进行智能校验,其次调用不动产登记信息库导出住所标准表述,接着调用实名核身数据库识别经办人和法定代表人身份,最后调用失信人员名单库排除限制信息,加强失信联合惩戒。通过“四库”比对、核验后的注册登记信息经过智能审批登记系统自动审批,实现全程无人工干预“秒批”,材料提交瞬间系统即可自动完成审批工作。

  二、上线审批系统,实现智能审批

  经过大量的前期系统开发和测试工作,2021年7月1日,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智能登记秒批系统在道里区上线试运行,通过十几分钟登记信息录入,哈尔滨恒睿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获得了首张无人工干预智能“秒批”的营业执照。智能秒批系统依托部门间数据共享,数据库校验等数字智能技术,申请人只要在网上申请,选择系统提供的标准化经营范围表述,通过住所地址校验,做好电子签名提交后即可自动审核,秒批通过。以计算机系统后台自动审批替代传统人工审批,市场主体登记实现了全程“零跑腿”“零见面”“零人工干预”,进入全新“秒批”时代。秒批系统提供24小时在线申报服务,依照自动审核规则,符合条件即予“秒批”,审批时限由4小时大幅压缩至即时完成。系统通过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自主勾选,全程无人工干预,减少人为裁量因素,该系统通过地址校验,信息数据库比对,可以有效防范虚假地址、虚假身份注册和恶意注册等行为。此次开通的智能审批系统,对于符合条件的(许可经营项目之外、负面清单之外等),不仅可以办公司,也可以办个体工商户。而且经过比对核实住所不动产信息后,不再需要提交住所证明材料,大大方便了申请人。2021年12月22日,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注册登记智能审批系统”全市开通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注册登记智能审批系统(即秒批系统)于2022年1月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通运行。

  三、推行告知承诺,扩大应用范围

  系统开通运行后,各项指标符合要求,系统运行顺畅平稳。但是监测发现,通过智能审批系统完成自动审批的户数很少,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绝大多数提交申请,因为不符合智能审批条件,被跳转至人工审批。经过认真研究,发现大多数的跳转,是因为住所登记信息与不动产信息库内的信息比对不上。为解决这个问题,市市场局继续组织攻坚行动,开展住所登记承诺制改革。哈尔滨市由于历史原因,大量的住所无法提供有效的证明材料,导致无法办理营业执照从事合法经营活动。城郊、农村也有很多房产没有取得相关手续,但是这些房产长期大量存在,不能从事经营活动,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市局破解难题,印发了2022年版《哈尔滨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实施细则》,从10月25日起,办理营业执照只需要签署并提交一份承诺书即可,可以免于提交产权证、租赁协议等住所证明文件,从而放宽住所登记的限制,减少注册登记提交要件,释放宝贵的住所资源。智能审批系统比对住所信息不再是跳转人工的必要条件,审批通过数量迅速上升,为提高审批效率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健全工作机制、确保规范运行

  系统运行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对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做出及时处置。要求各登记机关,树立“智能审批不等于人工完全不管”的理念,各登记机关负责人每天都要定时审查通过智能审批系统核发的营业执照有关情况。在智能审批系统中,我们专门设置了审阅纠错功能,坚持“服务做到位、监管不缺位”。对“秒批”通过的市场主体名称、地址、经营范围、许可项目、法定代表人、股东、警示信息等关键性信息进行质量检查。由于住所信息比对和经营范围规范化表述的引入,住所和经营范围智能审批的可靠性相对较高。我们要求各单位要把审查重点放在名称登记上,每天通过智能审批的营业执照都要人工审阅一次名称。发现不适用的名称,要立即启动纠错机制,联系申请人修改。对于申请人不配合的,按照《名称登记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及时做出处理。同时,建立哈尔滨市专用企业名称禁限用名词库,各单位发现在我市不适用的名词,可及时向市局申请列入。在住所承诺制实行以后,市局密切关注系统运行情况,发现存在一批南方地市违法人员恶意注册的情况,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连夜攻关,对系统进行了升级,对于恶意注册的人员信息进行智能识别,一律不予智能审批,并对人工审批做出相关提示。同时,对于一人申请多个营业执照的,也跳转人工审批。对于疑似恶意注册的,组织开展调查,确认规范登记规定的,及时做出撤销登记。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迅速落实,及时弥补了系统漏洞,确保规范运行。

  哈尔滨市注册登记智能审批系统的运行,全面提高了注册登记工作效率,提高了申请人的企业开办体验。由于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的实现,进一步降低了审批人员的工作负担,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群众“办事难”情况的发生,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营商环境改善,发挥了突出作用。

  案例四:哈尔滨银行数字化服务体系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数字化政务服务建设体系,打造便民服务生态,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哈尔滨银行始终践行“本土银行、市民银行”承诺,不断健全便民服务体系,开展本地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数字化政务服务。

  本地化服务,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

  自2008年哈尔滨银行承办哈尔滨市社保业务以来,始终将社保金融业务作为服务民生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着力点和关键点,先后承办哈市最低生活保障金代发、退休居民养老金代发、医保代收代扣、社保卡制发等多项民生业务,每月服务市民50万余人,惠及哈市九区九县(市)居民。如今,哈尔滨银行的社保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已在省内137家社保服务网点设立社保卡发卡窗口,截止2023年11月,累计发行社会保障卡850万余张。同时,哈尔滨银行打造线上线下多渠道智能便捷社保服务体系,布设“银社自助一体机”以及持续完善市民医保线上微信缴费专区、惠农惠民补贴查询专区等的多项移动金融服务渠道,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升社保便民服务水平,强化民生工程建设。

  特色化服务,不断拓宽综合便民通道

  目前,哈尔滨银行官方授权的“社银合作定点机构”网点可以办理13类24项社保业务,网点厅堂内设有社保服务专区,配备社保服务专业人员负责引导客户办理业务,设置自助发卡机和外拓制卡设备,同时设有弹性窗口可以有效缓解业务办理高峰期,保证客户社保业务的办理效率。网点出入设有无障碍通道,厅堂设有舒适的休息区配备爱心沙发、老花镜、雨具、轮椅、手机加油站、急救药等多功能服务的共享区域。不少社区老年客户行动不便,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哈尔滨银行决定开展服务下基层、进社区活动,为广大市民解决实际困难,用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一致好评。

  专业化服务,全面打造便捷数字政务体系

  近年来,哈尔滨银行软件研发中心积极响应政府数字经济建设,不断创新数字化政务服务建设体系,积极探索拓宽政务服务应用场景,自主研发包括税银直连社保缴费系统、省税务协同服务平台、医银直连系统在内的多个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及时与黑龙江省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医疗保障局、税务局、营商局等部门对接,理顺政务服务工作体系,以政务服务通办为切入口,构建“政府+金融”的政银经办体系,接管并推进民生类业务系统。目前,已接入常办政务服务涉及企业开办、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公积金、资金监管等,为黑龙江各企业、群众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满足百姓日常生活、医疗、养老等方面逐渐升高的需求层次,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和百姓获得感,实现多方共赢、普惠民生。

  未来,哈尔滨银行将继续在各领域拓展服务渠道,在现有基础上,稳步提高业务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持续增加承办民生类业务的经办网点数量,共同建造覆盖各区、县(市)的“政银服务圈”,做到“政银经办零距离”,为黑龙江省社会保障类业务提供坚实的保障,真正实现政银合作共赢。

  案例五: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项目

  社保医保“一键打印”、企业开办“一站办理”,从民生小事到企业大事,从多次跑、等时长到线上线下融合、全市“一网通办”,哈尔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次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让群众更便捷、企业更高效。经过近六年发展,我市政务服务体系越来越健全,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已成为汇聚了全市46个部门、18个区县、302个乡镇街道、1311个社区村屯5万余政务服务事项的大平台,为全市近千万市民、70余万户企业提供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获得了广大市民和企业的广泛赞誉。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报告(2023)》中,我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再次进入“非常高”组别,连续三年稳居全国先进行列。

  一、全市统筹规划建设,构建统一规范体系

  通过统筹规划、统一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形成了全市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持续拓展网上政务功能、推进模式创新、优化服务体验。通过“政务事项全国十八个城市同比最优”、“最多跑一次”与“一次不用跑”,“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政策免申即享”等创新做法,哈尔滨市一体化平台始终坚持初心:让群众和企业政务无难事。

  二、深入研究政务业务,持续创新应用场景

  不断深入研究业务,创新推出各类政务服务应用场景才能让一体化平台保持生命力,企业百姓爱用常用。在发展过程中,哈尔滨市以提高政务服务的便捷性为目标,推出证易办、文易批、一证办、免证办、容缺办、无感办、远程视频导办等多项线上服务,让一体化平台由可办向好办、易办、智办转变;以解决百姓痛点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优化多项业务办理流程,推出公安户籍专区、公租房、远程验、企业开办、企业云章、互联网+民生、二手房过户等创新型业务应用场景。其中企业开办2.0实现开办企业时间59分钟,创全国最快纪录。以办好一件事为目标,一体化平台累计推出100余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极大的便利了群众与企业。

  三、推进技术迭代升级、政务服务“好办易办”

  积极尝试、探索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功能性与体验性。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通过语音识别与大模型技术的运用,提升客服、推送与搜索功能,推出智能客服、智能推送与智能搜索服务,改变传统文本输入、数据库及文本搜索匹配的方式,使用客服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推送信息与搜索结果更加精准,提升服务效能。全面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电子监察、辅助决策的多项能力。运用5G技术,充分发挥移动端优势,开展远程视频导办、视频联合审验、审批远程踏查等特色服务,解决审批人员多次多批跑问题,节约行政经费。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适老、普惠、均等

  作为“掌上办事”平台——e冰城为特殊人群开启专属服务,致力于打造优质便捷的普惠服务体系,打通政务服务“最后1公里,推动数字化改革走深走实。做到政务服务有温度,老人办事无难度。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更好地享受信息化发展成果。

  随着哈尔滨市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做为核心组成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质效也将全面提升。未来将重点聚焦用户体验,继续用数字化理念、数字化思维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全力推进“全市通办”,更大力度方便群众企业办事,更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案例六:高寒地区地铁网络化智慧站段(所)数字化系统

  为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龙江建设,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针对哈尔滨地铁高强度客流、高寒地区环境等实际情况,哈尔滨地铁集团从服务群众、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围绕地铁车站、变电站、车辆段等多种场景需求,创新性融合物联网、视觉AI分析、大数据、5G等关键技术,全国首创构建了高寒地区地铁网络化智慧站段(所)数字化系统,有效提升了车站管理、乘客服务、线网运营水平,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轨道交通领域新型基础设施,促进城轨交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本项目取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系统已成功在哈尔滨地铁2、3号线及调度指挥中心规模化部署应用,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显著。黑龙江省住建厅组织全国行业专家成果鉴定,专家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智慧车站网络化集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以制度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从建设精益化管理体系切入,通过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运营,将哈尔滨地铁2、3号线建设成为我国首条线网型智慧地铁运营线路。围绕“智慧车站”、“智能变电站”、“标准化车辆段”、“线网指挥”、“智能运维”、“管理信息化”等轨道交通全业务口径,多维度、多视图、多层级地矩阵式开展全景式站级自动管控、数据共享型线网级智慧地铁平台建设,打造了基于信息技术多维融合构建“经济+效益+创新”的智慧型新一代轨道交通一体化运管体系。

  哈尔滨地铁2、3号线开通运营至今,在行车安全、服务管理、环境管控等方面获得广大市民的广泛好评。2022年,哈尔滨地铁2、3号线在国家交通运输部服务质量考核中位居东北三省四市第一名,荣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颁发的“年度特别贡献奖”、2022年度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改革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哈尔滨地铁网络化智慧站段(所)系统的研究应用,全面提升了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服务的工作标准,有效应对了哈尔滨地铁最大客流强度1.43(全国第三)的服务需要,特别对哈尔滨地铁突发性大客流的运营管理效果显著。综合统计目前2、3号线每公里人员配备低于行业平均值15%以上。同时全面提升了哈尔滨地铁线网级能耗管理水平,2022年,哈尔滨地铁总耗电量节能16%,降低运营成本2600余万元,形成了相对精细化的能耗管控体系。

  哈尔滨地铁网络化智慧站段(所)系统的全产业链数据应用将为东三省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发展催生大量契机,推动线上线下轨道资源、轨道客流与市民生活场景有机融合,同时引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打造良性的北方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

  案例七:数据时代政府公开招聘难点(痛点)解决案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高,而被戏称为“上岸”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成为了青年人才就业的“香饽饽”。

  随着公务员考试呈现越来越热的趋势,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生越来越多,从而给考试组织部门和各主管部门带来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极大的挑战。“数据时代政府公开招聘难点(痛点)解决案例”(即“春风人才网”),充分发挥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开发、整合一系列配套的支撑软硬件,实现了政府招聘过程中“报名、笔试、面试”三大业务环节的全程数字化和自动化,各环节之间数据充分共享、无缝衔接,推动了整个招聘工作的高质高效发展。

  在传统的政府公开招聘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常常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各类报名表格、准考证、试卷、证明材料等,通宵达旦地进行整理、统计之后,还要反复核验。任何一个数据的错误、纰漏,都会对一个考生的前途乃至整个招聘工作的成败产生重要影响。

  “春风人才网”作为和考生打交道的前端,不仅把原来考生手工填表、粘贴照片等工作搬到了网上进行,还引入了人脸识别为基础的身份认证能力、基于大数据的智能资格审核能力、实时的各类数据统计分析能力、短信即时提醒能力等。在这些信息技术的加持之下,考生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报名、缴费、打印准考证、查分等全部业务。

  考生报名结束后,考务组织部门将迎来繁重的考场编排等考务工作。“春风人才网”的排考算法能够实现智能化多学科考场编排、自动化全套标准考务资料生成,在高效算力、算法的驱动下,使得原本整个考务组织部门通常需要几个通宵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十分钟即可搞定。

  在紧张有序的面试现场,“春风人才网无纸化面试评分系统”包含报到抽签设备、考官评分设备、计时设备、成绩核算设备等软硬件系统,让考官彻底摆脱了原来“一张纸、一支笔、一个计算器”的工作模式。考官动一动手指,各项评分指标自动汇总和传输。考生成绩现场公布、统计、分析、打印,考务工作人员2分钟内就把一张打印好的成绩单交到考生面前。前后两名考生之间的“统分”时间从原来的10分钟压缩到了2分钟,而成绩的准确率从人工核分的不足97%提高到了100%。

  “春风人才网”还具备试题校验查重打印装订、答题卡制作打印、电子阅卷等一体化考试阅卷解决方案。试题查重小程序更是在命题组卷环节大显身手,让雷同题无处藏身,实现了整个命题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春风人才网”通过核心自研、技术集成等方式融合了一系列的软硬件,组成了招聘考务工作一站式解决方案,方案贯穿了政府公开招聘工作全流程;智能的数据分析和处理算法,化身为一行行程序代码,有力地支撑了每一个数据处理工序,彻底解决了主办部门在传统手工操作模式下工作量巨大、数据质量差的难点和痛点。

  “宝剑锋从磨砺出”,整套解决方案从2010年至今,经过研发团队十多年精进臻善和不断聚焦考务服务、凝聚考务行业知识,目前已经实现了对政府招聘全业务流程的支持,并在黑龙江省内外各级政府部门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平台每年服务全省考生数量超过60万人次、支持政府公开招聘近200个场次,应用于从省直到各地市、各区县等各级政府机构100多家,并受到普遍好评。

  案例八:中国铁塔松花江干流视频监控系统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政府建设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为中国通信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国铁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创新的技术手段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松花江干流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保障贡献力量。近日,中国铁塔成功实施了松花江干流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标志着该流域数字治理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松花江,作为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黑龙江省多个城市,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松花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铁塔提出了松花江干流视频监控方案,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实现对整个流域的实时监测、预警和管理。

  该视频监控系统利用铁塔公司现有高点站址资源,采用先进的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智能设备,覆盖了松花江干流的重点区域。这些设备能够实时采集水质、生态环境、航运等多维度数据,并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处理。监控系统还具备追溯污染源、预测突发事件的功能,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实现对流域的精细化治理。

  该系统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效能,也提供了更好的水资源保障。一旦出现水质异常或者突发事件,监控系统将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政府部门能够快速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损失。同时,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政府部门能够更好地了解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环境变化等重要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下,作为中国通信基础设施“国家队”,中国铁塔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数字化转型,松花江干流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成果也彰显了中国铁塔的技术实力和社会责任。未来,中国铁塔将继续引领行业创新,以技术和智慧为推动力,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更多的行业提供智慧化、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案例九:哈尔滨市数字政府一期工程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引领数字社会建设必然要求,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也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哈尔滨市数字政府一期工程是在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组织引领下,按照省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历次会议精神,规划形成了哈尔滨市数字政府建设的三年规划和本年度重点任务,同时组织制定了哈尔滨市数字政府一期工程的8大项目模块包含21个业务系统建设内容。

  中国移动哈尔滨分公司做为工程项目的承建者,积极履责、密切配合,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哈尔滨市数字政府一期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数跑龙江”为统领,坚持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一体推进,全面打造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最简、材料最少、时限最短、费用最小、便利度最优、满意度最高的“六最”特色营商环境品牌,为哈尔滨市建成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的一流数字政府奠定坚实基础,并逐步建成一体化云网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一体化政务数据资源体系、一体化公共支撑体系和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等四大数字基础支撑底座。

  项目将政务数据、委办局、企事业单位数据汇聚,以数智能力助推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支撑政务效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态环保、市场监督、营商优化、经济分析等领域应用场景创新,面向政府、企业及公众提供各类数据赋能服务,为数据市场化改革及数据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以百姓需求为导向,加强各系统整合优化和智能化应用,同时注重安全保障和推动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数字政府的服务能力和社会效益。

  哈尔滨市数字政府是聚焦经济调节、社会治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政府运行等领域和哈尔滨城市特色,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政府办公“一网协同”,城市运行“一屏统览”创新应用赋能“数智生活”。其各类特色应用在数字决策、数字治理、数字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城市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数字政府的发展成果已然成为实现“七大都市”建设目标的创新引擎核心支撑、重要途径和关键载体。

  案例十:统一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

  为切实推动网上办事电子化、业务办理无纸化,推动实现“网上可办、就近能办、少跑快办”,哈尔滨市建成了统一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政府、企业在政务服务业务办理、企业电子协议签署过程中对电子文件的签章应用。该举措标志着哈尔滨市已实现新办企业线上线下印章制发全免费,通过创新应用“冰城”云章,打造暖心营商环境品牌。

  在哈尔滨市行政区域登记注册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只需使用手机“E冰城”APP,就可以在开办企业时,免费下载并领取五枚电子印章(企业法定名称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章)。

  使用时,企业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完成企业身份认证、登记信息采集、文档数字签名、电子印章加盖等多种功能。目前“冰城”云章提供两种应用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与业务系统集成后进行电子签章,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电子签章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电子签章。

  在政务服务领域,“冰城”云章的应用能够扩大申请材料形式范围及应用场景,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认可企业群众利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技术通过“e冰城”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及政务服务平台提交的电子申请材料,并在政务服务过程中加大电子材料互认共享力度,切实减少企业群众提交申请材料数量。

  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领域,通过“冰城”云章,哈尔滨市可支持在“企业开办直通车”、银行开户、签署合同、办理涉税事项、就业参保、公积金等重点应用场景中率先使用电子印章全流程办结相关业务。同时,哈尔滨市建设电子签署平台,为企业提供完整的电子签署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在司法服务领域,鉴定机构利用计算机学、物理学以及电子签名技术等鉴定手段,对涉及到的电子签名数据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出具电子签名数据是否被篡改以及电子签名行为的认定等鉴定意见,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鉴定报告。为任何形式的电子证据进行安全存证。实现在证据产生源头直接采集,确保证据的真实性。

  目前,哈尔滨市已通过“冰城”云章实现“四减”-减环节、减材料、减时效、减费用,政务部门通过使用“冰城云章”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减轻企业的负担,降低办事成本,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形象,增强政务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推动政务服务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下一步,哈尔滨市将持续优化“冰城”云章功能,实现“冰城”云章在“E冰城”微信、支付宝小程序中的应用,方便企业进行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深化落实“冰城”云章在我市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中应用,切实落实“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

  案例十一:“香智通”政务服务便民小程序

  为加强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深层次融合,赋能政务服务迭代升级,香坊区立足新发展阶段,以企业和群众办事方不方便、快不快捷、满不满意作为标准,在集约化办事、智慧化服务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通过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和政务数据的多场景应用,开发上线了“香智通”政务服务便民小程序。

  “香智通”小程序嵌入在微信小程序里,扫“二维码”即可登录,无需安装。除具备网上查询办事指南、预约、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等基本功能外,还具备亮证、免证办、互信查、数推智办等创新功能。企业用户可以通过法定代表人直接打开小程序出示企业的证照,也可以由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将电子证照作为审批要件使用,办事人无需提交纸质证照资料,带着手机就能“免证”办理相关事项。个人用户通过信用授权查询功能,可以向其他用户出示居民身份证、高校学历、驾驶证等19种个人证照信息,企业在招工用人、个人在选用家政服务或房屋租赁等场景下,通过用户授权快速查看对方真实有效证件信息,实现了政务数据的安全共享。

  企业开办之初,不知道所要从事的行业需要办理哪些证照,办理《营业执照》后是否需要办理相关许可证,到哪里办,怎么办。而且在经营者完成相应证照的办理、具备基本经营条件后,还能拓展哪些经营项目、是否需要办理证照、如何办理存在服务盲区。独特的“数推智办”功能,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归集分析科技公司、餐饮快餐、医疗牙科、酒店宾馆等30种不同行业市场主体办理证照的数据,在为企业自动推送必办事项指南的同时,即时推送行业内其他关联业务证照的办理数据比例,供企业参考选择,既满足了企业多样化经营需求,又切实提升了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效能。例如经营者准备投资开宾馆,可以登录“香智通”便民服务小程序,系统会智能推送全市宾馆、旅馆、酒店类企业办理证照的情况。经营者在选择办理营业执照、特种行业许可证(旅馆业)两项“必办事项”,具备经营条件后,还可以参考“香智通”推荐的其他同类企业办理的证照,选择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为顾客提供餐饮服务,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为企业办事精准引路。

  做比你更懂你的小程序!让企业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香智通”陪伴企业发展。

  案例十二:哈尔滨市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建设项目

  哈尔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应进必进、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的原则,不断强化服务宗旨,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智能化管理水平,强化哈尔滨市数字政府建设。致力于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创新探索和实践,组织建设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其包括大数据中心、信息展示、交易分析、数据服务、交易主体刻画、开标评标室预约管理、专家管理、统计报表分析等功能。其主要功能如下:

  一、通过数据分析系统的建立,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我市全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其对大量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基础数据和市场主体的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加工利用,按项目数量、金额、招标方式或者按行业、专业、时间进度、地域等多个不同的维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形成不同形式的动态地图和统计图。这一举措能够较全面地掌握公共资源交易的情况和趋势,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人脸识别核验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出评标专家的人脸特征,实现快速的身份核验。同时,还能数字化管理评标专家身份、项目、评标室等信息,大大提高了评标专家签到的效率,并最大限度减少评标专家与工作人员接触,得到了各方交易主体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三、中心利用交易服务平台实现了代理机构对开标室、评标室、资格预审室和定标室的自主预约。招标人或其委托代理机构可以在线自主选择时间,并预定所需交易场地,这样方便快捷、公开透明的操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开、评标交易场地的利用率。

  哈尔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采取“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强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通过与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管理平台和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对接,进行交易主体信息、交易项目分布、同环比、区域分布趋势等数据统计分析,展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情况,发挥数据赋能“望远镜”功能。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第一手基础数据,持续推动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服务能力向纵深发展,增强数字政府效能。

  案例十三:智慧残联便民小程序

  为了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举措,方便残疾人办事,呼兰区聚焦“整合政务信息系统,打通数据壁垒”,成功开发上线“智慧残联便民小程序”。此次开发“智慧残联”有效整合利用省市共享平台数据,将残疾人证申请数据填报项从17项减少到7项,减少了60%的填报量;儿童康复从9项减少到2项,减少了78%;燃油补贴从10项减少到1项,减少了90%;特别是残疾人公交卡从9项减少到0项、驾驶员补贴填报项从10项减少到0项、无障碍改造申请从9项减少到0项,实现了零填报,为后续“免申即享”提供了可能;残疾证申请时间也从原来的48小时缩短到20分钟,行政效率提高了近144倍。

  优化流程创新,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小程序开发前,残疾人填表审批后,需要携带表格去鉴定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要等残联的工作人员统一录入到国家残联系统进行审批。开发后,通过智慧残联便民小程序,实现残疾人全程“网办”,残疾人利用智慧残联系统完成申报、审批,残疾人鉴定后,医院医生通过小程序进行签字确认,医院加盖电子公章后立即进入国家残联系统进行残疾人证的申请。此项开发,残疾证申请时间也从原来的48小时缩短到20分钟,行政效率提高了近144倍。

  发放电子证照创新,方便市民生活和工作。残疾人通过智慧残联便民小程序,申请的证照将直接转换为电子证照,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看和使用,不需要再携带实体证照。电子残疾人证采用数字签名技术,防伪能力强,不易被伪造,不需要纸张、印刷等传统材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以随时更新,方便残疾人及其家属进行信息变更。电子残疾人证可以实现在线申请、审核、领取等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办证效率。这不仅方便了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也减少了证照的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复用共享数据创新,提高政府部门协作能力。利用省、市共享平台数据,为残疾人填报提供基础信息,减少残疾人填报事项;利用公安共享数据,将残疾人证申请表内数据填报项从17项减少到7项,减少60%的填报量;儿童康复从9项减少到2项,减少了78%;燃油补贴从10项减少到1项,减少了90%;特别是残疾人公交卡从9项减少到0项、驾驶员补贴填报项从10项减少到0项、无障碍改造申请从9项减少到0项。通过电子残疾人证的大数据归集,残疾人公交卡、驾驶员补贴、燃油补贴、儿童康复、无障碍改造申请等等服务事项均可共享数据,减少填报要素,实现“免申即享”,为便利残疾人生活提供数字赋能;人脸识别系统的赋能,将每年一次的残疾人公交卡现场核验变为智慧残联小程序人脸核验,减少市民跑动次数。

  活用电子签章创新,助推电子签名创新应用。呼兰区政府按照《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要求,积极探索电子签名创新应用,推广电子签名在高频政务服务场景的应用,有效减少企业群众跑动次数,切实为基层减负。全省首次将电子签名应用在残疾人鉴定中,残疾人在残疾证申请表中自主进行电子签名,鉴定医生利用智慧残联系统进行电子签名,经过医院与残联的审核,加盖电子公章后,同步生成电子残疾人鉴定表,并快速上传国家残联系统进行审批,利用电子签章实现政务服务的应用。

  呼兰区智慧残联便民小程序的开发,是“小程序”实现“便民大服务”的充分体现,是数字政府建设进程中的突破性举措。

  案例十四:省市县乡四级就近通办政务服务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真正让数据跑起来,让百姓坐下来,针对尚志市外出务工、经商、上学群众较多,企业、群众办理政务事项需城乡往返的问题,哈尔滨市积极争取省营商环境局支持,以尚志市为试点探索出一套“四级多维受理、数据实时传递、政务无碍办理、出件邮寄送达”的工作模式,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全省通办”积累了实战经验。

  一、织密受理网格,筑牢服务基础。制定了《尚志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基层政务服务标准与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方案》,围绕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便利化,明确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基础设施、人员岗位、服务事项、服务流程、服务效能、服务制度标准。投入资金对全市16个乡镇办公场地、硬件设施、服务环境、空间布局等进行标准化改造,完善政务网络、视频监控服务功能,配齐窗口办公设施和设备。在全市163个村设立便民服务站,全面推行帮办、代办工作模式,为群众就近办事织密受理网格。同时,印发《尚志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对乡镇便民服务基础设施、运行管理、人员岗位、服务事项、网上服务、服务效能、监督评价等7方面20余项工作全面规范,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

  二、明确通办事项,多维就近受办。围绕基层高频这一特点明确就近通办事项。第一批省级赋权四级受理207项事项,哈尔滨市赋权四级受理67项事项,道里区赋权四级受理62项事项,尚志市级赋权四级受理58项事项,尚志市乡镇级赋权四级受理20项事项,实现207项事项可在全省四级就近通办。同时,紧紧把握省和哈市集中在哈尔滨市民大厦集中进行政务政务服务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省和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局支持,依托哈尔滨市民大厦、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务中心、尚志市政务中心及尚志市1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就近受理的政务服务体系,使企业、群众不必多头跑路,可以在省、市、县、乡四级就近办理政务事项。

  三、优化工作模式,建立保障机制。一是推行线上线下受办。“四级通办”提供政务服务网网上办和线下大厅窗口就近办两种模式。在线上,依托政务服务网创建“四级通办”特色专区,明确办事清单和办事指南,申请人可自行在网上办理。在线下,依托综窗受理系统开发四级“就近通办”模块,窗口受理人员通过综窗受理系统,为办事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政务服务,并通过系统将事项传递给事权单位办理,实现了“多点可办、少跑快办”。二是建立最优服务方案。制作省、市、县、乡四级就近通办事项清单,通过公告、微信、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办事企业、群众在四级受理平台就近办理事项。事项就近受理后,通过政务服务网传递给事权单位办理,办理后通过邮寄送达给企业、群众,形成了“四级多维受理、数据实时传递、政务无碍办理、出件邮寄送达”的就近政务服务工作格局。三是强化业务能力保障。为了保证工作质量,不定期举办业务培训会议,对全体综窗受理人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专门制作了省、市、县、乡综窗受理电子教程和操作手册,指导综窗人员办理业务。建立就近通办业务微信交流群,探讨交流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案例十五:统一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

  为切实推动网上办事电子化、业务办理无纸化,推动实现“网上可办、就近能办、少跑快办”,哈尔滨市建成了统一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政府、企业在政务服务业务办理、企业电子协议签署过程中对电子文件的签章应用。该举措标志着哈尔滨市已实现新办企业线上线下印章制发全免费,通过创新应用“冰城”云章,打造暖心营商环境品牌。

  在哈尔滨市行政区域登记注册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只需使用手机“E冰城”APP,就可以在开办企业时,免费下载并领取五枚电子印章(企业法定名称章、财务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法定代表人章)。

  使用时,企业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完成企业身份认证、登记信息采集、文档数字签名、电子印章加盖等多种功能。目前“冰城”云章提供两种应用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与业务系统集成后进行电子签章,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电子签章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电子签章。

  在政务服务领域,“冰城”云章的应用能够扩大申请材料形式范围及应用场景,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认可企业群众利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技术通过“e冰城”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及政务服务平台提交的电子申请材料,并在政务服务过程中加大电子材料互认共享力度,切实减少企业群众提交申请材料数量。

  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领域,通过“冰城”云章,哈尔滨市可支持在“企业开办直通车”、银行开户、签署合同、办理涉税事项、就业参保、公积金等重点应用场景中率先使用电子印章全流程办结相关业务。同时,哈尔滨市建设电子签署平台,为企业提供完整的电子签署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在司法服务领域,鉴定机构利用计算机学、物理学以及电子签名技术等鉴定手段,对涉及到的电子签名数据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出具电子签名数据是否被篡改以及电子签名行为的认定等鉴定意见,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鉴定报告。为任何形式的电子证据进行安全存证。实现在证据产生源头直接采集,确保证据的真实性。

  目前,哈尔滨市已通过“冰城”云章实现“四减”-减环节、减材料、减时效、减费用,政务部门通过使用“冰城云章”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减轻企业的负担,降低办事成本,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形象,增强政务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推动政务服务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下一步,哈尔滨市将持续优化“冰城”云章功能,实现“冰城”云章在“E冰城”微信、支付宝小程序中的应用,方便企业进行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深化落实“冰城”云章在我市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中应用,切实落实“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

  案例十六:哈尔滨市政务数据资源中心建设项目

  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指引下,为了改善哈尔滨政务数据管理,并且更有效地发掘政务数据蕴含的价值,哈尔滨市营商局、哈尔滨市大数据中心基于哈尔滨市政务云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资源中心及能力体系。

  政务数据资源中心面向数字政府领域,推进数据资源整合、治理、开放、共享,提升政务及公共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支撑政府各级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协同管理,构建一站式数据管理平台。打通从数据接入、到数据存储、再到数据治理、最后到数据开放全链路,助力政府部门梳理数据资产,提高数据价值,提高应用开发效率,为政府业务提供坚实基石。

  一、资源整合,提升资源利用率。统一数据存储、共享开放、安全管理等职能,破解各业务系统均由各委办局、单位自行建设,系统集成度低、数据信息分散,数据标准不统一问题。通过共享开放平台整合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库、法人基础信息资源库、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库、电子证照信息资源库等四大基础库,以及整合产业经济等主题库,为平台的各类应用及各委办局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利用率的提升。

  二、数据共享,提升工作效率。为各委办局、企事业单位及公众提供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实现多用户接入、多应用支撑。通过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整合大数据各用户之间的数据共享渠道,为安全、高效、有序、可靠的数据共享开放提供平台支撑。通过平台资源的统一整合,在数据存储与交换机制中采用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不搬家、数据点对点直接交换等交换模式,大大提升了交换效率。重点针对各委办局的数据,构建数据共享目录及数据交换目录,实现政务部门内部的数据共享开放。通过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开放目录,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数据开放门户及数据开放使用权限。

  三、业务快速上线,提升政府信息化效率。随着IT信息化与政府业务日趋紧密的结合,业务需求具有“周期短、需求异、要求简”的特征。传统的建设模式,采购流程多,部署时间长,无法快速适应业务需求变化。大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可以支持数据业务系统与相关的其他部门的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同时为业务系统的数据存储提供透明化的存储方案,使得业务系统的部署上线省去考虑各类数据层的可靠性、可交互、安全性等问题,同时为各业务系统的扩展、升级、改造等提供了灵活的平台级服务支撑,大大提升政府信息化效率。

  四、支持大数据应用,推动政府转型。依托大数据发展,有利于节约政府投资、加强市场监管,从而提高政府决策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区域化管理;通过加强政务数据挖掘,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效率,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提高政府预测预警能力以及应急响应能力,节约决策成本。

  在构建哈尔滨政务数据资源体系之上,政务数据资源中心规划承载城市运行、经济运行、安全维稳、民生服务等领域的数据,统筹进行数据管理、运营,将政务数据资源中心扩展为哈尔滨城市数据资源中心,同时建设城市数据资源体系,为进一步数字城市建设打下数据基础。并以哈尔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中心作为统一的对外数据出口界面。通过政务数据资源中心的建设以期消除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运营,最终完成哈尔滨市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与数字化转型。

  目前,政务数据资源中心已归集220亿条数据,配置了1883个数据抽取任务,编写了208个任务,配置了93个任务作业,支持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服务。

  案例十七: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全市工程审批系统),作为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办理建筑许可从发改立项至竣工验收直至不动产初始登记的在线统一审批平台,是我市落实数字化政府工作要求的重要体现,在我市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该系统的开发建设和应用运行,有效整合规范了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几十个部门的审批服务业务,全面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极大地节约企业申报时间、环节和成本。同时,实现了各部门业务信息共享和多层级协同应用,提升了工程项目审批的透明度、公开性和电子化应用率。对推动工程项目审批领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审批,提升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技术支撑。

  ——全流程信息共享,全链条电子证照。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统依托政务外网、互联网,面向工程建设项目相关审批服务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联合会商、网上申报、智能流程选择、一次性告知、统一受理、并联审批、效能督查、绩效考核、统计分析、系统维护等应用功能,构建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到竣工验收的阶段性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信息全流程共享、业务全链条贯通的应用模式。

  ——全覆盖审批服务事项,全领域对接互通。该系统在业务上以工程建设项目节点划分审批阶段,覆盖从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实现在线适配并联审批、结果互通互认、材料信息共享以及各阶段层级审批与手机APP互通互联,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相关中介服务事项通过中介服务超市的模块对接,统筹纳入工程审批管理范畴。先后与资规部门的多规合一平台、多测合一业务实现对接,前端成果、后端应用,一家牵头线上开展联合验收,多部门线上联动办理,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全流程线上审批,全过程覆盖。

  ——全辐射市区县层级,全方位统一标准。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从2019年6月25日正式上线运行,通过近年来的不断迭代升级和改造丰富,已实现对9区9县1经开区,涉及19家行政审批服务单位,市政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等1258位审批部门用户提供审批事务处理服务的在线服务。我市有4447家建设单位通过该系统获得了精准的办事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8332个项目审批,累计办件量四万余件。2023年至今,向哈尔滨市各类项目发放各类许可近万件,为办事企业节省大量申报时间,提供了便利的全流程线上申报。

  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被省级主管部门推荐为全省复制平台系统,助力哈尔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并实践和积累了丰富的先进经验,在参加国家住建部工改办第三方评估、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中得到了认可,并在全省发挥了突破性、示范性和引领性作用。

  案例十八:龙哈智能产融综合服务平台

  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哈尔滨经济开区管理委员会指导金融科技企业,充分发挥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在金融领域的咨询优势,设计开发了面向中小企业的具备金融政策发布、融资供需对接、企业数据分析、综合金融服务、辅助风险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龙哈智能产融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为区域内的企业创造更多融资机会,提升区域银行和企业的金融对接能力,促进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释放政府公信力数据资产的价值。

  龙哈智能产融综合服务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多维信息及数据为基础,以区域内企业为服务对象,搭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协同的智慧产融综合服务平台。平台由四大模块构成:1. 数据中心模块: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功能。2. 建模中心模块:风控模型的规划、机器学习和敏捷创新等功能。3. 管理中心模块:用户管理、业务管理、流程管理、风控管理、贷后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4. 应用中心模块:金融服务、用户交互等功能。

  龙哈智能产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服务,政府以购买服务或奖补方式给予平台运营支持。为金融机构以数据包形式提供精准获客服务,金融机构按融资服务额度或数据包规模支付平台服务费用。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化融资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按照成功融资额度的一定比例收取数据服务费用。如果由政府购买服务或金融机构支付数据服务费用,则企业收费全免。

  龙哈智能产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一键式”融资供需对接。黑龙江省正常经营、具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均可免费注册使用平台,一键发布融资需求,与所有接入平台的金融机构实现无缝对接,让企业在融资道路上少跑路。

  龙哈智能产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 “一瞬间”企业数据分析。企业数据输入平台系统后,系统自动依据企业财务数据、税务数据、信用数据,运用“AI+风控”、反欺诈、信用评分、差异化授信额度及贷款定价,系统性风险监测与预警等投融资决策分析技术,瞬间进行企业数据分析,形成企业评级及推荐信贷额度,并可自动生成企业诊断分析报告、企业征信报告、信贷辅助决策分析报告。

  龙哈智能产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政府、银行、担保公司、企业、咨询服务公司之间的紧密连接,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担保、融资租赁、股权投资和赋能服务等综合性服务,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个性化、多元化金融需求。

  龙哈智能产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一体化”辅助风险管理。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平台进行经济运行监测和政策实施评价,实现经济预测。

  案例十九:哈尔滨市企业服务平台

  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会同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建设,浪潮公司承建的哈尔滨市企业服务平台,于8月24日上线试运行。截至目前,平台已发布国家和省、市级惠企政策197个,政策解读141个,政策指南79个,入驻服务机构44个、发布服务产品77个,梳理发布产业链61个。

  企业服务平台致力于以先进的建设运营理念,倾力打造服务市场主体的主阵地。一是服务渠道由分散向集中转变,把原先分散在各层级、各部门、各渠道的政策信息、办事服务、涉企公共服务等汇聚、统建,为企业提供办事服务总入口;二是服务内容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深入分析企业需求,针对企业需求提供更优质的助企服务;三是服务方式由企业“找”向政府“送”转变,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建设政策精准匹配、产业上下游推荐、服务产品智能推荐等服务。

  企业服务平台坚持汇聚各类惠企服务资源,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两个统一、四项能力、七大专区”。平台聚合企业码、惠企政策服务、产业生态服务、企业综合服务、政企互动服务、远程勘验服务和监管服务,通过统一服务门户、移动端APP渠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的营商环境服务。

  平台通过智能匹配算法将政策精准推送给企业,让企业第一时间获悉最新政策,解决企业扶持政策不好找,不易懂难题。同时打造了哈尔滨市公开的、权威的、规范的、免费的“综合服务超市”,对服务资源进行信息整合、服务分类、统一管理,拓宽服务资源市场范围,增加企业服务合作机会,提升企业与服务机构的对接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产业生态信息、产业生态推荐、产业互动交流”于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为企业搭建了供需合作对接桥梁,促进产业上下游供需精准对接,拓展和发现市场机会,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少、成本高、技术匮乏、产业链不健全等问题。同时聚焦产业链供需缺口,数据支撑政府以“外延+内联”式招商,围绕强链补链,打通上中下游市场资源,实现由“增量”向“增链”转变,助力区域产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案例二十:安天可扩展威胁检测响应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组织单位安全设备不断增加,安全投资逐年递增,却仍然存在检测和响应的隔阂;面对源源不断的告警和无处不在的攻击,为了还原事件始末,安全运营人员不得不辗转于多种设备之间拼接数据,将大量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调查分析之中;复杂且孤立的处置工具,很难同时协调响应,甚至需要花费数日才能更新安全策略、阻截攻击,无疑延长了攻击者的停留时间。

  安天可扩展威胁检测响应平台(XDR)是一款面向安全运营及重保重防等场景提供分析响应全流程自动化辅助的平台产品。平台能够接入和调度端点、流量、边界、云、业务及身份等维度的设备和系统;多层次多模式地融合多源数据,对威胁进行识别、检测和溯源;融合无感识别和深度测绘等方式持续监控脆弱性和暴露面,从源头降低攻击发生的可能;以细粒度处置剧本和自动化策略实现对各类威胁的及时响应遏止。构筑敏捷安全运营闭环,提升安全治理效率。

  安天可扩展威胁检测响应平台(XDR)可持续提升威胁治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结合知识经验驱动分层检测与关联分析

  单一设备或系统仅能针对所在范围内的威胁行为或主体进行识别,而威胁往往会采用绕过防御设施、伪装潜伏的方式,很难通过设备直接发现。安天XDR通过融合端点、流量、用户行为等数据,面向各类典型安全场景,差异化的识别威胁和异常点,且可灵活拓展检测分析能力。

  二、闭环可运营情报加速威胁发现

  高时效性的情报可以有效强化对各类新风险的识别能力,借助安天XDR与安天情报平台的情报运营体系,加速威胁识别和异常发现。通过情报运营、云端联查联防、专家24H值守(MDR)等安全能力运营为不同环境下的产品进行差异化赋能。

  三、自动化溯源还原事件始末

  分析溯源时不仅要关注单点威胁,还需要关联全局的安全数据,依据数据间对象及其作用关系,串接事件链路。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挖掘潜在问题,通过执行体关联、对象属性拓线、时间窗口关联、知识情报拓线等方式拓展线索,丰富事件链路。

  四、自动化决策执行提高响应效率

  解决风险治理的抵近问题,为用户提供可拓展的自动化威胁分析和响应能力,提高安全运营效率。通过拖拽连线,自动形成处理流程。一旦有告警,自动执行响应动作。基于客户现场运营情况统计,在应用安天XDR自动化能力后,可节约超过90%的响应时间。

  安天是引领威胁检测与防御能力发展的网络安全“国家队”,为全球超过一百三十万台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超过三十亿部智能终端设备提供安全检测能力。安天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构建端点防护、边界防护、流量监测、导流捕获、深度分析、应急处置等基础能力,建设实战化的态势感知体系,协助客户开展深度结合与全面覆盖的体系化网络安全规划与建设,赋能客户筑起可对抗高级威胁的网络安全防线。在移动安全领域,安天与全球近百家知名芯片厂商、移动终端厂商、移动应用开发者、运营商等移动设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良好的移动产业生态。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11.jpg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领域的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运营国脉电子政务网、国脉数字智库、营商环境智库等系列行业专业平台,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优化办等政府客户和中央企业。


责任编辑: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