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自贸区标签相关结果 12篇
烟台仲裁委深化改革创新助力优化自贸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探索设立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自贸区国际仲裁院”),积极承担起服务自贸区经济发展、解决商事争议的重要角色。2024年,自贸区国际仲裁院累计处理各类合同争议案件443件,涉案争议标的总额11.51亿,开创了烟台仲裁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海关:创新监管制度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建设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0年来,海关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积极开展监管制度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值4.98万亿元,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外贸增速4.8个百分点,占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8.4%。
天津自贸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天津自贸试验区积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发挥自贸试验区实施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作用,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率先与国际接轨,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相关措施在自贸试验区落地开花,进一步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
各自贸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利企惠企促跨境贸易便利化
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8月15日发布《关于调整海南自由贸易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的通知》,明确在海南自贸港进口半挂车用的公路牵引车、机坪客车、全地形车、9座及以下混合动力小客车(可插电)等22项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国脉智库《营商环境周刊》(第114期)——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商环境建设现状及优化路径浅析
《营商环境周刊》每周1期,每年48期,内容包含营商环境、互联网+政务等方面政策、动态、优秀案例、理论探讨、行业专题等内容。
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将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日前,从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打造诚信建设示范区情况发布会上了解到,自贸区将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对诚信示范企业在货物进出口、出口退税、境外投资备案、人员出入境管理、质量认证等方面“无事不扰”。
商务部:我国将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跨境服贸负面清单
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副司长陈洪28日表示,在实施好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基础上,商务部将根据部署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更大范围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提升我国整体开放水平。
北京:创优营商环境 朝阳的“自贸区时间”
从营商环境第一到“两区”建设落地,朝阳区交出了多个成绩单。今年1月3日,北京市首个集招商服务和政务服务于一体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北京商务中心区招商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朝阳正式进入“自贸区时间”。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朝阳的崭新面貌不只体现在经济,从丽都商圈升级改造展新颜,到CBD白领驿站打造温馨“党员之家”,再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转型……自贸区不只事关贸易,更和参与贸易的每个人息息相关。
自贸区获批后首项改革落地,长沙进入“一业一证”和“一业一照”时代
10月30日,在长沙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楼市场准入综合窗口,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沐为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曙光北路分店颁发了全市首张“一业一照”营业执照。
国务院:逐步实现北京、天津、河北自贸试验区内政务服务“同事同标”
9月21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
天津对标国际一流,天津自贸区优化营商环境再攻坚
在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和全国自贸试验区省级综合排名中,天津自贸试验区位居前三名。
法治保障打造福建自贸试验区优质营商环境
福建自贸试验区2015年4月正式挂牌运行,到现在已历经5年。五年来,福建自贸试验区以开放促改革、创新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一批独具福建特色、对台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成果,基本实现了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建立了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自贸区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肯定了福建自贸试验区所取得的成绩。福建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