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与政府采购标签相关结果 222

理论基础

优化营商环境要打破这些隐形障碍

近期,多地出台措施,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升级、向纵深推进。比如,云南省印发“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质23条措施”,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营商环境全面提质;深圳市发布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方案,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提出系列具体举措。

最新动态

吉安市“三化”建设打造政采营商环境新高地

今年以来,吉安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要求,积极探索运用政府采购模块化全局数据管理模式,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吉安市2023年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对标提升实施方案》。按照“全域监管、精准定位、市县联动”的方式,从深化数字赋能、细化服务措施、优化监管模式等方面构建起覆盖政府采购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制度机制,稳步推进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攻坚提升。

理论基础

政府采购市场开放对营商环境影响几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未来5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是主要目标任务之一,还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政府采购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至15%,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新动态

昆明创新推出政府采购保证保险 助力小微企业轻装上阵

昆明市财政局在“互联网+政府采购”的背景下搭建的昆明市政府采购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是为政府采购相关方提供线上金融、保险服务的“彩虹桥”。供应商可通过平台快速获取金融、保险产品信息,线上申请办理融资贷款或购买保证保险,参与各方可实现“不见面”的无缝交流、“点对点”的业务办理。

最新动态

荆门市:“政府采购+廿条措施”为优化营商环境“助攻”

对货物类采购项目,收到货物1个工作日内完成履约验收,收到发票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付款……近日,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市直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有关工作的通知》(荆财采发〔2023〕94号),明确了政府采购领域优化营商环境的20条“硬核”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干货”满满、诚意满满。

最新动态

苏州昆山:以政府采购“小支点” 撬动优化营商环境“大格局”

近年来,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昆山分中心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上推出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线上服务能力,着力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最新动态

湖北省应城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出成效

日前,从湖北省应城市财政局获悉,该局政府采购部门在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及交易中心支持配合下,积极落实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支持机制先行试点工作,创新建立“1234支持机制”,提升了银行开展“政采贷”积极性,试点工作开展两个月以来,全市新增“政采贷”突破三亿元。

最新动态

上海宝山财深化政府采购“云发力” 助力营商环境“再升级”

为贯彻落实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有关要求,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行动,进一步优化升级本市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上海政府采购云平台网上超市启动试运行。区财政局为帮助宝山区预算单位规范使用网上超市,提高多频次、小额度采购效率,切实履行采购人的主体责任,积极组织预算单位即采购人参加相关培训。

理论基础

浅析政府采购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政府采购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制度,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中小微企业纾困作出了突出贡献。文章在2022年财政部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的背景下,探讨中小微企业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中小微企业实际需求分析政府采购扶持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最新动态

枣庄市建立政府采购风险防控和矛盾化解“1+2+3+N”多维防控机制

枣庄市通过构建“政府采购风险防控和矛盾化解‘1+2+3+N’多维防控机制”,化监管“硬度”为服务“温度”,让监管工作由“被动接受”变“主动服务”,促使投诉大幅减少、化解率不断提升、满意度空前提高,为解决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恶意质疑投诉问题探索新路径,促进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2022年,枣庄全市政府采购领域共收到投诉8件,投诉数量较上年减少33.3%,协调供应商撤诉5件,化解率达62.5%,有效化解了政府采购争议纠纷,维护政府采购当事方合法权益,新机制的成效不断显现。

理论基础

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采购正向全流程电子化迈进,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政府采购效率,而且能够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目前,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网络平台不稳定、技术培训不完善等问题。

最新动态

焦作市五力聚能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焦作市坚持五力聚合,释放强劲动能,精准细化服务市场主体,持续提升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满意度,打造最优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最新动态

呼和浩特市政府采购成功跨入“1+N”远程异地评标新时代

6月15日,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与中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哈尔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力协作,顺利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政府采购“1+N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隔夜评标区和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室硬件设备采购”。同日,我市与阿拉善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及兴安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合作完成首个“1+N省内远程异地”评标项目--“ 呼和浩特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远程异地评审音视频交互及存储服务采购”。以上两个项目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呼和浩特市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正式跨入“1+N”时代,开创了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新局面。

最新动态

焦作:打造“互联网+政府采购”新模式

2022年,焦作市授予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金额28.92亿元,占全市政府采购规模的93.1%。

理论基础

我国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机制的改革创新研究

当前我国政府采购的招标投标机制因法律法治体系不完善、政府相关程序不规范、公众法治意识有待提高等因素影响,影响财政使用效率的提升。本文通过简析招标投标机制相关理论概述,明确我国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机制的改革发展历程,针对我国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机制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我国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机制的改革创新策略,以立足宏观政策,优化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流程,提升政府招标投标采购工作效率,有效规避因政府采购而带来的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