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我国的数字化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413”框架:“4”是指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1”是指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3”是指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毫无疑问,这个战略框架对未来我国数字化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从政府信息化来看,如果把1999年作为电子政务元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务服务的整体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电子政务核心指标排名跃升至全球第九位。《2022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与数字政府建设密切相关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也跃升至31位。这都说明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十四五”时期数字政府建设的方向与目标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我国数字政府的发展给出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主要包括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涉及国家利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等。
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数字政府发展的设计,未来的数字政府建设要在目标、价值和路径三个层面稳步推进。
从目标层面看,在坚持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大框架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政府高水平运转,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不断解决公共治理中的难题和痛点。
从价值层面看,要坚持人本性、公共性、协同性的建设理念。所谓人本性,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人民群众的便捷感、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所谓公共性,就是数字政府建设秉承代表公共利益、行使公共权利、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承担公共责任的公共价值,坚守数字政府建设的边界,不取代市场和社会的功能;所谓协同性,就是要通过广泛协同,发挥市场、社会组织乃至公众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从路径层面看,推动政府信息化无疑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按照国家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目标,政府治理现代化应是首要目标。可以设想,基于数字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政府自身变革的提速,开放政府、协同政府、智慧政府等新的政府范式将进一步呈现。因此,从数字政府本身的建设路径看,必须坚持双轮驱动,即信息技术和行政改革并举,并使其能够深度融合。
同时,在分析我国数字政府发展趋势时,还需要对当前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比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手段有待进一步改善,公共数据治理还需要提高整合度、共享度、开放度,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改善营商环境仍有很大的空间等。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运用数字技术不断改善政务服务和监管,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是数字政府建设必须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数字政府建设的五大趋势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将进入快车道,其发展势头很可能呈现出五种发展趋势。
第一,数字化驱动政府结构优化将引起更多关注。随着5G、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被用于数字政府建设,政府可以在优化政府结构方面进行探索:一方面优化横向的部门设置,对机构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减少纵向行政层级,实现扁平化治理。这方面浙江温州的龙港市已经做了探索。该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镇改市试点,赋予其县级管理权限。2019年撤镇设市,全市党政机构共设置15个机构,直接管理92个社区,减少了街镇这一中间管理层。两年后,全市人口由38万增长到46万,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温州各县市前三位。这些成效是基于他们在创市之初就提出“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以及“数字化和行政改革双轮驱动”的整体思路。这说明数字化在优化政府结构方面的潜力是非常大的,有着广阔的前景。
第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模式将不断丰富,激发更多创新。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改善公共服务和公共治理,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未来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将成为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其整体走向会围绕公共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管理一网共治展开,并使其逐步走向融合。从公共服务一网通办看,将集中围绕“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以及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展开,对高频办事项目实现全国一网通办,并以此为目标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平台;从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看,将主要围绕城市的运行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目标,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从社会管理一网共治看,将主要围绕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和共享,强化基层治理,把更多资源、资金向基层集聚,构建坚实的基层治理体系。
第三,改善政务环境,用数字化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有密切联系,构建便利、公平、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是优化和改善营商环境必不可少的条件。未来在数字政府建设中,一是便利,对企业和普通百姓而言,办事便利是首要的。二是公平,目前我国各类市场主体已经超过1.5亿户,大多数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对于这些市场主体而言,政府的服务能否使他们感受到公平,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所在。如何通过数字化赋能,确保政府政策的公平公正,无疑是改善政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廉洁,所有的政务服务都和公权力的行使与运行有关,如何避免权钱交易、杜绝政务服务中的腐败,是数字化必须重点关注的领域。四是高效,未来的数字政府建设,要把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决策水平、改善政务服务方式和提高监管水平放在突出位置,还要把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作为重要目标。为此,未来可考虑在借助数字技术改善政务环境方面构建四大体系:优质的营商便利服务体系、完善的民生服务体系、强有力的市场监管体系、高效的社会治理体系。
第四,进一步提高数据治理能力。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提高数据治理能力成为影响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因素。要想在数据治理方面取得真正的突破,除了重视技术支撑外,还要抓住权力运行这个“牛鼻子”。在这方面,浙江丽水“政府内部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很好的创新案例。其核心要义包括:一是抓住“放管服”改革的主要矛盾。“最多跑一次”改革背后的逻辑是数据整合和壁垒消除,亮点是重塑部门关系、重构业务环节、集成共享数据、党群政府联动。二是这一改革为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战略扫清了内部体制机制障碍。三是由此引发政府内部的业务重组、流程再造、部门协同等多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四是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改变了传统政府管理的整体运行格局,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五,加大对面向社会和公众应用端的整合力度。目前围绕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App种类繁多,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便。未来在数字政府建设中,要把构建超级App作为重要抓手。首先,要有明确的总体定位,把“超级App”作为移动政务服务的总门户、应用场景的集结地、便民利民的大通道,以及政府、市场、社会协作的大平台;其次,要重视解决App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如标准不一、各自为政、缺乏整合、个人信息外泄、缺乏有效监督等;第三,进行大规模整合,围绕政务服务、民生服务乃至老百姓的生活服务,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与公众服务管理密切相关的App应用,破除不同机构属性之间的制度和机制壁垒,以便民利民为价值导向,确定应用的领域和事项,其中政务服务、公共企业服务、医疗、交通出行、教育以及公共安全等要走在前列。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